曲堤黄瓜种植能手一年净赚十多万

来源:济阳区曲堤镇 发布日期:2018-08-24 16:58浏览次数:

1993年,潘美军开始种植冬暖式蔬菜大棚,他觉得种植反季节蔬菜是使蔬菜大棚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佳手段。万事开头难,当时建大棚没有具体准确的参考,100多米的大棚墙体是潘美军一锨一锨堆起来的。
    “每天早上天刚亮,我就得把草苫子一列一列的拉到棚顶上,傍晚再一列一列的放下来。”潘美军说,遇到冬天下雪,就算半夜再冷,他们也得爬到大棚顶上把雪扫下来。“若是打扫不及时大棚就会坍塌,这一季的蔬菜也会被冻死。”
      无论严寒酷暑,潘美军每天都在大棚里忙碌着,落秧、去杈子、拿叶……两三年下来,有的种植户大棚效益不佳,有的种植户受不了这个苦,纷纷把大棚拆掉又种上了小麦玉米,但潘美军天生有种不服输的劲头,不肯把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大棚再拆掉。
     为了找寻黄瓜收益没有达到预期值的答案,潘美军不断求教镇上的农技员,一年内到寿光考察学习四五趟,向那里的大棚种植户学习大棚修建和黄瓜种植的经验。原来,由于缺乏技术规范和生产经验,潘美军的蔬菜大棚从棚膜采光到墙体保温,从水肥供应到病虫害防治都存在许多不足。
     订阅蔬菜杂志
     汲取先进种植知识
     从寿光回来的当天,潘美军就拉着妻子去大棚内加固墙体、清理棚膜;为了种好大棚黄瓜,他还自费订阅了《蔬菜施肥技术与原理》、《蔬菜病虫害图谱》等报刊杂志,汲取先进的蔬菜种植知识。
   “他经常是边干活边学习,有时候干着活,一眨眼就找不到人了,原来还是蹲在过道里读书呢。”潘美军的妻子说,为了便于管理,他在大棚边上修建了小房子,“还将床搬到地里,随时观察了解黄瓜的生长情况。”
     潘美军不断改进种植模式,加强田间管理,黄瓜的产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了,此时曲堤镇蔬菜批发市场也渐渐成型,稳定的销售市场、理想的价格让潘美军当年就净赚了十多万。
     村民眼瞅着潘美军的黄瓜大棚挣钱了,纷纷向他讨教大棚种植的诀窍,潘美军毫不保留的向村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毫无保留的提供技术服务,使乡邻们都能掌握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
    探索发展大拱棚
    保障蔬菜质量品质
    在潘美军的带领下,潘家村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广,目前已达三百多个。近几年,潘美军又探索发展了大拱棚,该棚没有土墙,投资明显降低;在春季种植蔬菜,其蔬菜产量、蔬菜品质与冬暖式大棚不相上下,目前大拱棚已发展至一百多个。
     现阶段,潘美军夫妻共种植两个冬暖式大棚和一个大拱棚,每天浇水、施肥、采摘、管理,三个大棚让两口子忙得团团转,“总感觉永远睡不够,有时站着都能睡着。”潘美军说,凌晨三四点起来摘黄瓜,天亮摘完、装箱,装车后前往蔬菜市场销售。
    常年在大棚里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劳作,他们夫妻二人还都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病、关节炎,遇上阴天下雨脖子肩膀疼得厉害,贴片膏药活还得照样干。当问及他对未来的规划,潘美军说争取明年再上一个大拱棚,种绿色有机蔬菜,科学种植管理,争取全部网上销售,当天采摘当天发货,用多种新鲜蔬菜搭配的方式组成套菜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