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万群众喝上稍门水库放心水

近日,曲堤水厂、仁风水厂供水水源转换工作顺利完成,两处水厂供水水源由地下水转换为稍门水库水,自此,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完成,57万群众喝上了水质优良、水量充足的稍门水库放心水。
“目前济阳已经实现城乡供水系统同源、同网、同质,稍门水库的建成通水,改变了济阳饮用地下水的历史,进一步保障了供水的安全和稳定,解决饮用水源缺乏困境,为群众生产生活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区自来水公司负责同志说。
30多年来采用地下水建水库破解供水难题
1982年,我县城区自来水系统建立,由老城区三单位的三眼水源井支撑,限时供水,平均每日供水6个小时,全年供水不足6万吨,且水质较差。直至1986年毛官庄水源地建设后,我县用水局面得到缓解。
1996年沟杨水源地开始建设并于当年投入使用,因靠近黄河,水量足,水质好,抽上来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成为当时所有水源地中最好的水源地之一。但是,在沟杨水源地建成后的短短几年里,随着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食品工业对于水源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至2003年最大日供水能力1.8万吨的沟杨水源地就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2010年开始超负荷运转。
为跟上与日俱增的用水需求,自2010年开始,太平水源地进行两次扩建,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缓解了城区的供水紧张局面。为保障城区供水能力,保障群众用水品质,保障发展食品工业的基础条件,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解决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稍门平原水库的规划和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稍门水库是引黄河水入济,由葛店引黄闸引水,经西总干渠进入水库引水渠,通过入库泵站提水入库。稍门平原水库总投资30219万元,位于城区以北10公里处,葛店灌区西总干以南、稍门—孟家洼公路以北、南四支渠以东、南三支渠以西,库区占地面积1635.3亩。水库设计最高蓄水水位26.54m,相应最大库容897.9万立方米,2017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合同完工验收,2018年5月31日,供水水源将由沟杨水源地逐步转换到稍门水库水源地供水。
采用国内最先进工艺出厂水质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前期,由于黄河水与地下水水温、水质等指标差异较大,水源转换必须循序渐进,否则对水质有较大影响,也会对管道造成较大损坏。经过7个月的水源转换调换,目前全区城乡所有自来水置换工作全部完成。
为保证群众的饮水健康,稍门水库重点打造了总长850米的引水工程, 由砂垫层、土工布、石子垫层、混凝土预制连锁块构成。水厂负责人介绍说,稍门水库出来的水经过净水厂净化后,再由管道输送到济北水厂进行统一调配,最后流往老百姓家里,整个过程基本都是封闭运行,没有在露天环境中进行。
稍门水库采用了国内目前最全面的生产工艺,各处理工艺全部集中在综合净水间内,布局合理,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不仅保证了水质的提升,更实现了整个水厂全自动化控制,大幅减少了施工成本及人员投入,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净化后的水质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出厂水水质浊度可达0.1以下,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另外,稍门水库库区范围内没有企业和居民,在源头上杜绝了一切污染源。“目前为止,全区供水主管道全长1300余公里,供水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自来水公司负责同志说。(刘姝琪 时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