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尽善尽美《韶乐》,办有声有色学校,育至仁至诚君子|一起来听一堂关于“闻韶”文化的课

来源: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日期:2019-11-27 14:05浏览次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新生事物提供源源动力,济阳闻韶中学依托闻韶文化,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谋求、探索新发展。

 11月27日上午,闻韶中学首届闻韶文化专家研讨会在济阳闻韶中学明德楼举行。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一级调研员、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舜城之光”舜文化宣传志愿者发起人赵志刚,担任本次研讨会主讲。

 出席会议的嘉宾有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学大学堂主任、全国985、211高校国学教育联盟执行主席辛成志,济南市委宣传部宣讲团团长、艺术处处长支景阳。会议由李恩忠校长主持,学校领导和相关学科的老师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赵志刚先生以智慧的视角,用数量丰富的图片、翔实的史料,为大家讲解了“闻韶”文化,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作为一种多人合作的乐舞,为何让孔夫子沉迷如此,为何能流传四千年之久,为何能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宫廷大典的用乐。赵志刚先生讲到这种深远悠长的魅力来源于中华道德始祖、中华伦理道德体系和中华孝文化的创建者——舜。

 舜有《思亲操》《南风歌》《韶乐》《卿云歌》四乐。其中,《思亲操》颂扬舜的孝,《韶乐》歌颂尧舜的功绩和美德,《卿云歌》体现舜大公无私的道德品质;《南风歌》表现舜伟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舜的四乐,反映了舜以德修身、以德齐家、以德治国、以德平天下的伟大一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舜孝感动天、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同的道德品质和伟大政治抱负让孔子感叹《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老师们认真聆听,赵志刚先生讲课结束后,老师们就如何更好的、具体的传承闻韶文化提出问题,赵志刚、辛成志、支景阳三位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现场气氛热烈。

 经过先贤们的提炼、继承和创新,舜文化具体表现为:重孝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种光辉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被视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闻韶文化与舜文化一脉相承,充分继承了舜文化中的“孝”“仁”“和”“让”。闻韶中学依托内蕴深厚的闻韶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论是闻韶中学校本课程中的武术、太极拳还是经典诵读,闻韶中学始终坚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始终坚持把闻韶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撼动之“根”。

 “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乐可以通过声、音来节制、调解内心的情感,让人变得温和、谨慎、仁慈、谦恭。闻韶中学立足于闻韶文化,以音乐美育为特色,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指示精神,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推动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重大工程建设。

闻韶中学建校不久,硬件设施堪称省内一流,只是在文化方面稍显单薄,但是往前追溯,“闻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足以让人叹为观止。闻韶中学积极探索如何让闻韶文化来丰富闻韶中学的文化内涵,用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滋养少年心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此次关于闻韶文化的研讨会对闻韶中学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闻韶中学感谢各界人士对学校发展的大力相助,相信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闻韶中学的文化会越来越深厚,学校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