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显身手 同课异构“构”不同——济北小学参加全国“与学科对话”同课异构活动

来源: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日期:2019-11-05 13:58浏览次数:

2019年11月3日—5日,全国中小学“与学科对话”同课异构活动在霍山文峰学校隆重举办,来自北京、内蒙、山东、陕西、安徽等省市的140多位中小学校长、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济北小学三位青年教师代表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参加了“同课异构”。

我校王慧老师执教的《什么是周长》,整节课将本课主题图的情境改变为两只小乌龟赛跑,以三次赛跑为主线,体验中学数学,既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又让学生动脑想数学;既给予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路径,又赋予学生自主选择、争辩设计意图的氛围;既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又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余地。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自主探究,构建周长的概念。    

王凤娟老师执教的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 We love animals B Let's learn&Let's do.》整节课以爱动物为主题,基于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设计教学,通过歌曲、TPR,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展演等学习方式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思。多种形式的拓展学习,孩子们身临其境,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达到了学科育人的目的。

刘娟老师执教的《寒号鸟》一课,学生通过课前借助导学案进行结构化预习,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对准课标进行教学。字词学习方法多样,写字指导扎实有效,内容探究以“为什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这一问题为主线,通过自学、合学、展学、拓学等学习方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学习,让学习、成长真正发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问题导学型”课堂的育人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5日上午,各学部分科进行评课,评委专家们对上课老师的备课、上课及教学效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也指出了不足;同时探讨了大家共同关心的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一起切磋教艺,分享收获。专家指出同课不同构,既是新课改进一步深入、深化的课题研究,也是新课改探索和课程内容在具体到课堂时教学手法多样性研究的对象,还是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实质性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具体反映,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在此交锋,执教老师们的智慧在此尽情彰显。

此次圆桌会议由各学校校长参与,校长们就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切合实际的见解。卢校长指出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一切学习都源于学生自学。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必须要给孩子们留有时间沉思默想,评价要讲究有效性和系统性,让弱者先说,强者再说,老师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使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学无止境,教艺无涯”。在这次全国中小学“与学科对话”同课异构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各所学校的课改研究成果,展现了课改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能力;“同课异构”构不同,智慧共享,碰撞改变,致力于课改的教育同行者,一起书写课改路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