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石街道村落史话:中索庙村

来源:济阳区垛石镇 发布日期:2021-05-28 12:16浏览次数:

中索庙村位于垛石街道办事处驻地东5.5公里,省道248线从村中穿过。东临东索庙村,南望石墓田村,西接西索庙村,北与尚坊村接壤。2019年,村庄占地面积448亩,耕地面积1012亩。共有176户,人口730人,其中党员28名。姓氏有杨、董、马、王、崔、吴、张、刘、秦、贾、罗、田、李、赵、夏、金、曹共17个姓氏,其中杨姓人口最多。该村获得“济南市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索庙最早的人家为索姓和门姓,故村名为“索门村”。索门村西头、中间和东头,各建有大庙和关帝庙,并且香火旺盛,索门演变成了索家庙。后来索姓、门姓绝嗣。根据济阳县志合订卷(1989年版)记载,民国21年(1932)年前后,隶属第六区西索镇,时称西索家庙和第六区东索镇,时称东索家庙。1957年至1960年,东索家庙、西索家庙为同一农业初级社、高级社,1960年分开,成立三个独立行政村:东索(庙)、中索(庙)、西索(庙),此为中索庙村。沿用至今。

1984年,村里通电,电灯代替了油灯和蜡烛,家用电器开始逐步普及。1985年,村主路两侧自就安装了照明,2002年4月,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2005年,村级公路硬化。2015年,实施公路提升工程,形成一纵三横交通格局,全长1200米。

该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村民利用农闲、春节前后、元宵节,与东索村联欢,大家吹、啦、弹、唱、跳舞,自娱自乐。演出代表有徐福昌、李洪义、杨洪强等。

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近年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新建103个高温蔬菜大棚,主要种植生产樱桃西红柿,优质可口,远销北京、天津、济南等地,棚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成为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常用歇后语,耐人寻味,增强表达效果。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顶风逆水划船-------硬撑。

带着太阳下暴雨-----假情(假晴);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泰山顶上看日出------高瞻远瞩;   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坎。

程咬金的板斧----就这三下子;      聋子耳朵----摆设。

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跳皮筋   跳皮筋大多数女孩都爱玩。可能太好玩,看得男孩子们也跃跃欲试,不过他们多是来捣乱的。如果只有两个人,就把橡皮筋一端系在树上或电线杆上固定,轮流着跳。人多时,先“手心手背”分出两家,再竞争哪家跳的级别更高。大家往往都想和跳的好的一家,因为跳坏了,可以被“救活”。橡皮筋的高度都是从最低的脚踝开始,然后是小腿肚、膝盖、大腿、臀部、腰部、肩部、头部,一级比一级高,难度越来越大,一直跳到用手举着。还有口诀:“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跳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迟迟不愿回家。

丢沙包   一个有四种颜色或花布缝制好的小包裹内,装满玉米或高粱或小石子。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带上沙包,找一块空地,便能玩。前后各有一人丢沙包,这两人中间有几个小伙伴作为被投击对象,被击中者就得下场;如果其中有人有幸接住沙包,自己则可以多一条“命”,或“救”起下场的同伴。有时候两边的人为了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沙包被扔地越来越快,一边投掷过来,赶紧捡起来往回投。如果不小心投得太远,另一方捡沙包时间延长,会给中间的小伙伴逃窜的机会,但他们的目的就是打他个措手不及。丢的快,不仅自己手忙脚乱,中间的人也逃得十分慌乱。大家就这样一边跑,一边笑。有的机灵鬼为了转移中间人的注意力,会专门做一些假动作,一旦对方上当,大家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秦善珍  1924年9月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在抗美援朝战场腰部受重伤。已病故。

董立功   1930年生,中共党员,194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任济阳县大队四连战士。1948年4月,在济南鹊山战斗中负伤(三等甲级残疾),伤愈后到渤海干校、华东军政大学、华东后勤干校学习;同年,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先后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8月,调任华东军区后勤军械部404部队文化教员。1953年6月,任华东军邮921信箱(部队)警卫排排长。1956年,转业到青海省石油公司,历任保卫干事、人事、监察干事,副科长、副经理等职。1958年,被评为青海省商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杨金友  1934年1月生。中共党员,1948 年参军,在三野后勤部汽车一团任团部警卫排战士。参加南京、上海解放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市公安局和上海市军管会工作。1949年11月,到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工作,先后担任侦察员、派出所所长、兴宁公安分局副局长、交通队队长、看守所所长、新城公安分局局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后期,任南宁市物资局科长。1992年,被授予三级警监。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保安公司总经理。

王安贵  1936年4月生,解放战争时期,在济南王舍人庄对敌作战中壮烈牺牲。

马光堂  1960年12月生,曾任新市、唐庙乡副乡长。

口述人:张继荣 崔立明 吴效新 王安新 撰稿人:卢士强 范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