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 | 古语新说(四)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10个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中国古语,体现了中国人民“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智慧,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仁风镇组织党的二十大报告“古语新说”活动,探索古语来源内涵,领会古人丰富智慧,充分感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仁风镇的广大干部职工身体力行,深刻践行“自强不息”的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作默默付出,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自己的初心与担当。
自强不息是敢于担当的责任。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负责任敢担当,冲锋在前,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他们既是防疫政策的“宣传员”、村居进出的“守门员”,还是协调群众居家生活的“服务员”。他们身体力行的保卫着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便利,在基层一线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就是基层一线的防疫“尖兵”——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冲锋在前、全员作战,到村后就把信息摸排、政策宣传等工作揽了过来,将生涩难懂的防疫知识变成了群众的身边话,充分利用微信群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动态,进一步提升村民知晓率,同时利用村内大喇叭循环播放防疫政策、在村居内悬挂横幅、在宣传栏内张贴温馨提示等,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这就是担责任的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逆境奋起的勇气。根据《原济阳县自来水公司事业人员安置工作方案》安排,原自来水公司四名同志于2022年9月8日安置到仁风镇工作,他们在原单位最少的也工作了17年之久,习惯了原单位单一的工作性质。但从他们选择来到仁风工作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立志为仁风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进入岗位后他们迅速完成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不断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一人在党建办工作,用文字讲述仁风党建故事;一人在管区工作,用脚步丈量仁风民情民意;一人在党政办工作,用热情营造仁风工作氛围;一人在疫情办工作,用准确数据织密疫情防线,这种决心和勇气,便是自强不息的最佳写照。
自强不息也是自我实现的超越。多年来,作为乡村振兴专员的翟军一直致力于乡村发展,自2005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开始,便结合家乡种植结构及自己所学专业,给家乡种植户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实现种植户的增产增收,9月份受邀在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乐业山东》栏目讲解西瓜种植专业和管理知识,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农业的发展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和建议。在全国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申报的“麦麦相承,抗赤霉病小麦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得金奖。拼搏,然后超越,这便是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