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街道南湖社区90后女社区书记:一个人的逆行“两”个人的战斗

来源:济阳区济北街道 发布日期:2022-12-09 14:09浏览次数:

凌晨1点,她仍旧在电脑旁敲打着文字、接打着电话,同事们劝她休息一会儿,她总是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说“没关系,我不累”。

她叫刘璐,1993年出生,2018年考取选调生到济北街道工作,现任济阳区济北街道南湖社区党委书记。自11月以来,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她睿智勇敢,全力应对,每天24小时全时在岗,娇弱的身躯下充满着大大的能量。殊不知,此时她已怀孕2个月。

她用使命坚守岗位,短兵相接迎战病毒

11月24日,刘璐所在的南湖社区一小区出现1例阳性确诊患者,接到通知后,她第一时间调度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人员立即前往阳性患者所在小区楼栋进行封控,开展隔离转运、封控楼宇、初步流调、管控小区、管控相应商铺、出通告等一系列工作。

面对与病毒短兵相接的潜在危险,作为社区负责人,她临危不惧,毫不犹豫,身先士卒,靠前指挥。

等阳性病例转运隔离之后,该小区纳入临时管控区,阳性病例所在的楼栋被认定为高风险区。南湖社区一共4名工作人员,面对临时管控区内2000名居民群众,人员力量不足问题十分突出。面临这一严峻考验,刘璐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科学调度各方力量,耐心细致安排部署,上门核酸、隔离管控、应急值守、居民物资配送、医疗垃圾处理、全员核酸检测、疏通群众情绪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进行。等她和同事们完成所有工作时,时针已经指向了第二天凌晨2点。

她用努力抗衡时间,争分夺秒筑牢防线

为坚决筑牢疫情防线,济北街道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实行了两轮“五天五检”。通常情况下在下午到晚上组织实施,检测结果要到次日凌晨公布。本社区若出现阳性混管人员,需要立即对阳该人员进行追踪与管理,随时待命、晚上追阳已成为社区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有一天晚上9点,刘璐从家中接到上级追阳协查通知,2名涉混管阳外地人员刚到济阳,正停留在澄波湖大桥桥顶的车内,要求立即对其进行管控。接到通知后,刘璐立即拿起车钥匙,边下楼边给同事打电话,要求尽快到小区门口集合。不足十分钟时间,人员集合完毕,她一边去社区拿防护用品,一边理清工作思路和上级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换好防护服后,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澄波湖大桥桥顶附近,与两名被协查人员取得联系,确认对方身份后,开车将两名人员引导至澄波湖大桥以东的一处停车场,告知他们不要下车和开窗。随后,引导卫生院车辆和120车辆组织采样和转运,并对这两人所驾驶车辆进行认真消杀,整个过程仅用时半小时。

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刘璐和同事们长舒了一口气,这紧张又危险的半小时,既像完成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又像完成一场接力赛跑。半小时时间,他们已经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奔跑,他们明白加快速度就是控制风险,就是减少混阳人员与别人的接触,就是对辖区其他群众的保护。

她用奉献诠释使命,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刘璐所在的南湖社区共有3个居民小区,虽隶属一家物业公司管理,但3个小区位置相互独立,均有各自院落。在疫情常态化阶段,3个小区近3000人都在1个核酸采样点参加全员核酸检测,自出现一个阳性病例后,一个小区被临时管控,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风险,居民群众纷纷建议增设核酸检测点。

面对增设核酸检测点既无合适地点,又缺少专业采样人员这两大难题,刘璐一方面向街道申请核酸小屋,一方面同物业沟通,在小区内选取门卫岗亭和空闲小房子,及时解决场地问题,并立即对群众排队方向和采样路径进行了科学合理设定。为解决采样人员,她通过各种志愿者招募群招募休班在家的医务人员、医学专业学生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团区委的帮助下,找到一名培训合格的采样志愿者,当晚就到岗到位参加。

通过她和大伙儿的不懈努力,为每个小区都设置了采样通道,一时间居民群众排队等待的队伍变短了,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群众来了就能做、做了就能走,刘璐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安排共建单位24小时值班查验健康码、下半夜1点多还在优化部署工作、深冬寒夜因孕吐吃不下盒饭还坚守在采样点……为了守好脚下这块土地,守护居民无虞,让工作更加精益求精,在她的思想意识中,每天想的只有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减少居民等待时间、怎么搬运物资,甚至一忙起来,她常常忘记自己是个已经怀孕两个月的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