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城管】青年风采|忠诚青春 担当奉献 用心书写新时代“城管故事”

来源:济阳区环境卫生管护中心 发布日期:2022-05-06 16:20浏览次数:

    近年来,济阳城管系统广大青年青春活力有担当,吃苦耐劳讲奉献,紧紧围绕全局重点工作在各自岗位上忠诚担当,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践诺了“城管服务生”的初心和使命。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让我们来听听济阳城管优秀青年的故事……

    菅秀鹏男,198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军转至城市管理局工作至今。2018年5月,经全局竞争上岗,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调任直属中队副队长。他肯吃苦、甘奉献、善创新、能打硬仗:拆违拆临工作中他主动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几乎每天加班加点,从整理台账、制作简报,到深入一线执法等等,有时忙到深夜10点多才能吃上一口饭,也有时忙起来忘记吃饭。由于长期高强度无规律的作息,2017年4月突发脑部毛细血管压迫神经,眼睛暂时性失明,仅仅住院一周视力恢复后就打着吊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负责的拆违拆临工作在全市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他本人也在2018年被评为济南市、济阳县拆违拆临先进个人。渣土治理工作中他牵头建设管理智能渣土车管控平台,与研发人员共同编写了《济阳区智能渣土车监管平台监管逻辑图》,并协助开发了智能渣土车管理系统。历时18个月,渣土车管控平台在济阳区试验成功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得了其他单位多次观摩学习。静音护考工作中他带队夜查工地施工噪音,因地面洒水湿滑不平导致右脚韧带断裂,在医院治疗期间,他还忍痛安排好队员们的巡查路线,确保了广大考生有了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用心用情处理群众投诉问题,既保障了方舱医院的建设,又安抚了抑郁老人的情绪,助推了疫情防控,也密切了党群关系。菅秀鹏数十年如一日,在工作岗位保持军人本色,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作风,立足本职尽职尽责,拼搏奉献,建功立业,为城市管理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卢童,男,37岁,中共党员,现任济阳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管护中心分类办负责人。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他逆行而上,统筹协调,不畏风险,奔赴一线,加班加点,履职尽责,用细心爱心责任心守护了全体市民的健康安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认真履行防控责任,积极对接各镇街环卫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他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范,指导督促各镇街每天对转运站、收集车及垃圾桶规范消杀,作业人员一天两测温,转运站严格执行来访人员登记、垃圾车进出消杀制度,落实“三区”生活垃圾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垃圾标准规范收运处置。下沉社区工作中,他主动放弃周末及节假日休息时间,第一时间投身抗疫一线,参与入户宣传,有序开展“敲门行动”,并耐心为居民解释相关政策。在接到“全民核酸检测”的任务后,他主动申请到工作任务繁重、危险系数高的核酸检测点参加信息登记工作,在检测点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垃圾分类工作中,他坚持疫情防控与业务工作两手抓,结束核酸检测点工作后第一时间着手业务工作,坚持“5+2”“白+黑”,积极探索建立了“1+3+4”工作模式,即“一个机制、三端发力、四面联动”,做到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相结合,“1+3+4”工作模式被央级媒体报道。作为一名党员,卢童同志坚守岗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环卫职责,为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贡献力量。

    李宁,男,1995年1月生人,中共党员,现任济阳区城市管理局督查科科员。他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在防“疫”一线火线入党。2020年大年初五,李宁被派去济南火车站值班半年,日复一日,风吹日晒,雨淋雪打,李宁的脸上留下了一副“白口罩”——除了口罩遮住的部位是白的,其他部位都是红黑色。“这白印子,就是我的入党志愿书!”李宁在抗疫一线,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关口选择入党,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奉献,但他义无反顾、无比坚定。他爱岗敬业,担当作为,在平凡岗位贡献力量。作为督查科科员,他提出了全局检查考核意见及城管队伍训练和队容风纪纠察等工作方案,在他常态化督查的坚持下,各执法中队形成了晨会、晨练等队列训练的常态化,在全市队列比赛中,精英队和济阳队均获得了殊荣和奖项。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在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作为城管青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环境整治、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活动中,他每次都抢着报名、抢着参加,下沉社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他大胆创新,建立起了战“疫”微信群组,每天5点准时到位,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对楼宇居民逐个的登记核对,微信和电话都找不到的人员,他就一层一层爬楼、一户一户找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李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城管服务生”的使命担当,弘扬了“奉献、友爱”的志愿者精神,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用心书写着新时代的“城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