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有为】仁风镇“四力齐发”助推“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走深走实

来源:济阳区仁风镇 发布日期:2023-12-08 09:23浏览次数:

“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实施以来,仁风镇严格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决策部署,凝聚力量、汇聚人才、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帮扶企业的帮扶作用,带动各类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动力。

健全机制“聚合力”。今年7月初,组织召开“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第一书记集中见面会,明确工作目标,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工作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开局。大力加强第一书记队伍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做好日常签到,及时通报第一书记工作进展情况,按季度调度统计第一书记驻村帮包工作实绩,确保工作落实落地。成立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将全镇43名驻村第一书记合理划分为2个小组,开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新模式,先后组织召开第一书记工作例会12次,达到了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扎实开展“六访第一书记”活动,13名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包挂分工,围绕班子建设、产业发展、支持保障等6个方面,“全覆盖”走访第一书记43名,涉及46个行政村,共摸排问题57条,帮助和指导解决困难52件,消除了第一书记们的后顾之忧。

搭建平台“提能力”。坚持“走出去学”与“请回来学”相结合,紧密结合村情特点,组织小规模外出考察学习11次,切实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效果,真正帮助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开拓了思路眼界,提升了干事本领;搭建新老第一书记沟通交流桥梁,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重温驻村帮扶情、初心不改促振兴”第一书记“再回家”活动,邀请往届第一书记为新任第一书记“传道授业解惑”,为仁风的发展出谋划策。组织第一书记扎实开展“第一书记大比武”活动,通过观摩交流,营造互学互促、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创新开设“第一书记大讲堂”,每个季度邀请1-2名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第一书记进行驻村经验分享,为第一书记搭建展现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借鉴、交流工作达到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以干提能的目的。

多方联动“添活力”。“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实施以来,仁风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在全区率先开展到派出单位对接回访活动,加强了与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的交流沟通,切实发挥了派出单位的帮扶作用,强化了派出单位的帮扶和支持。8月底,召开“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结对共建工作推进会,举行“村企共建”签约仪式,组织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分别与对应帮扶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构建起“1+1+N”帮扶共建格局。今年以来,共组建粮食安全产业化联盟、富硒产业联盟、微联共富联盟、村企共建联盟4个共富联盟,通过推动服务资源共享、产品资源共享、渠道资源共享,破除帮扶村区域壁垒,着力开辟带动村集体稳步增收、引领群众致富创收的强村富民新路径;成立齐彩仁和、五联2家共富公司,为产业跨村联建提供支撑,探索“产业抱团、联村共建、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项目牵引“增动力”。坚持“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结合自身富硒产业优势,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实现共同富裕为出发点,探索“跨村联合、村企共建、产业联建”新路子。整合索家村等20个村的“一村一业”项目资金1920万元,建设占地357亩的仁风镇富硒产业园二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整合蔡家村等4个村的“一村一业”项目资金120万元、东升和新路2村的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与“示范”村李八村、孙家村合作“飞地”实施纸箱加工厂项目和富硒葡萄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每村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通过“村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组织”的农业托管模式,持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2023年全镇冬小麦托管面积已达1.7万余亩,其中涉及“万千工程”10个村0.7万亩,增加集体经济收益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