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引领示范 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济南市小学段按需送教送研(济阳区专场)举行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系统推进小学学段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促进“双减”工作扎实开展,助力济南市乡村教研联盟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学校课程实施管理与指导,更好地发挥教研引领作用。5月16日上午分别在济阳区仁风镇中心小学、新市镇中心小学举行了济南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学科的“区域联动 送教送研”活动。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武先玲、小学部主任管玲、小学数学教研员谢毅、小学音乐教研员云露、济阳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霍纯涛、教研室主任杨元春、教研室副主任周晓珍,各区县教研员及相关学科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济阳区仁风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召国致欢迎辞,张校长表达了对各位领导、老师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愿景、教育特色和荣誉。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对学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济阳区仁风镇中心小学孙玉洁老师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孙老师创设了召开班级辩论赛的真实情境,设计了“预习交流,梳理字词”、“初读课文,明确观点”、“细读事例,印证观点”、“选择材料,表达观点”四个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扶放结合”,通过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比较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领悟了课文的写法。整堂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一步步达成学习目标。
来自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的徐洋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一课,本课根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创设了辩论赛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设置了寻找辩斗“密码”的核心任务,通过了解“辩”之题,理解“辩”之妙,感悟“辩”之智三个子任务,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内容,还原真实的辩斗,学习辩论的方法,在思辨的海洋中畅游,享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汉峪小学的崔心梅副校长以《构建“三主三全”教研体系,挖掘校本教研的内生动力》为题,分享了教研建设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学校紧抓“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和“青蓝工程”三条教研主线,构建“全时空教研”“全流程教研”“全员化教研”“三全”体系,夯实常规教研,发展校本教研,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高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徐希红和济阳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周晓珍针对两节课例进行点评。她们表示,两节课都是围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教学”这一教研主题进行的教学探索,从设计到实施较好的体现了该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理念。孙老师和徐老师执教的两节课都设置了核心任务,都通过几个相互关联的子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同时都运用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成为学习支持资源。两节课亮点纷呈,特别是徐老师课很好地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较高。同时,对两节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课堂多引导,多给学生思考、表达的机会。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武先玲做了总结发言。首先,她指出,本次“送教送研”是助力乡村教研联盟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乡村教研联盟校提供课堂、教研方面的思考。其次,对今天的两节课例和教研微报告进行了点评,结合课例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几点建议:一是学习课标、落实课标理念并进行实施是教师的“必修课”。二是老师们要理解课标本质和设计者的用心,以认同、学习的姿态,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改变过去“以讲代学”的状况,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三是用教材教好语文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是必需和必由之路,同时介绍了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几种形式。最后,对参加活动的教师提出了希望。希望老师们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收获感。
首先,仁风镇中心小学刘卫老师对五年级下册Unit4 When is the art show?进行了单元整体说课,她从“Teaching concepts ”、“ Course book ”、“ Students analysis”、“ Unit analysis ”、“Lesson analysis”、“Teaching procedures ”六方面介绍了本单元的整体教学思路与设计。围绕核心素养,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于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
第一节课例由仁风镇中心小学张宁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Period 3 Record special days of life。本节课以话题为统领,设计教学活动,实施读写教学。通过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引导学生了解语篇类型、梳理语篇信息。在精读、略读中培养学生阅读策略。通过记录小猫的成长历程,发现美好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个性化书写。
第二节课例由济南市黄台小学纪秋媛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Recycle 2 Period 4 Mike’s day on the farm。通过学习理解Mike在农场一天的生活,提炼出表示时间顺序的结构化框架;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主阅读。在应用实践中,借助“小火车”框架提示,小组分工介绍人物一天的生活。最后通过记录个人的特别经历,完成了由阅读输入到写作输出的闭环。
济南市小学英语“新课堂”项目成员,来自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的刘洋洋老师和济南市明珠小学的翟晓雨老师带来了《基于课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的微分享。两位老师从“为什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以及“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详细介绍了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定义和设计实施路径,让与会老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更加清晰。
活动最后,济南市教研院小学部主任、济南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管玲主任对以上两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管主任以张宁老师的课为例进行解读。提出一线教师要精研课标、落实新课标中的育人理念;聚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的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让教育真实发生。她强调一线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素养,以自身的成长助力学生成长。夯实基本功,上好常态课,真正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相长。
济阳区新市镇中心小学栾亚楠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课堂中栾老师从游戏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小数,会读会写小数,明白小数的意义,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探索、培养数感。
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方娟老师执教《数与代数领域的复习课》,课堂中方老师从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入手,将四则运算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小学六年的数学运算结构框架。
济南市天桥区宝华小学王斌主任作“聚焦度量本质 凸显核心概念——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专题报告。专题报告中,王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单元目标的确立等方面,结合本单元准备课、种子课和生长课的课例分析,给与会老师们提供了在教学教研成长方面可借鉴的思路。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谢毅老师,现场就栾老师和方老师执教的这两节数学课例,分别进行答疑解惑。谢老师建议新市小学的数学团队在课前,应集中研讨,形成分析学情、学业质量、学习检测以及数学品格方面的导图;以栾老师的课例为引,注意分数与小数的勾连,并延申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中,资源要用足,具体要体现在情境中。最后谢老师给予复习课该怎样设计,提供了测试——找错——设计的思路,强调新课程的落实,内容结构化与单元整体教学的一致性等,建议数学老师真正地读通读透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
活动最后,济阳区数学教研员张森林老师再次强调,数学老师读通读透新课标,对于把握新方向、改变生硬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数学老师们应多观摩好课,享受新课诞生的过程,不断教研,助力成长。
第一节课由济阳区滨河实验学校的李建玲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猫虎歌》,李老师的教学充满童趣,她创设情境,用声音、动作模仿老虎和猫的神志、表情,调动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李老师还积极与学生们互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参与度高。
第二节课由济南阳光100中学康宁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山谷静悄悄》,康老师从感受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入手,引导学生能在音乐实践中运用力度的变化表现音乐的意境,能用歌声表现大自然有趣的回声现象,体会音乐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去感受自然之美,探索发现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反思了自己的课堂得失。
槐荫区中小学音乐教研员于力老师对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课堂驾驭能力、教态等方面给予了中肯的点评与指导,同时她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对老师们在唱歌课演唱要求、课件的作用,课堂容量适度等方面的困惑做了精准到位的解读,同时还鼓励老师们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音乐教研员云露老师结合课例做了专业的点评并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要求老师们要根据学情备课,提高自己课堂应变的能力,课堂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打破教学壁垒,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让音乐的美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令在场的所有老师都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活动最后,济阳区音乐教研员梁鸿爱做活动总结。她指出通过今天的活动使老师们对音乐教学的薄弱环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济阳音乐教学教研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本次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四科同时“送教送研”活动,不仅助力济南市乡村教研联盟学校的协同发展,同时为各区县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也为济阳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今后将继续更好地发挥教研引领作用,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城乡学校同步、优质、均衡、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