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结合省、市关于现代水网规划编制的要求,济南市济阳区城乡水务局组织编制了《济南市济阳区水系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录济南市济阳区政府网站(网址:http://www.jiyang.gov.cn/)提出意见。
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jyqswj@jn.shandong.cn,邮件主题请注明“济南市济阳区水系规划”。
3.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济南市济阳区永安路1号(315室)规划统计办公室(收),
邮编:251400,请在信封上注明“济南市济阳区水系规划”。
联系电话:0531-84235639。
征求意见期限:2023年12月26日至2024年1月25日
水系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35年;规划范围为济阳区全域,包括济阳、济北、回河、垛石、曲堤5个街道,仁风、新市2个镇,面积777.7平方公里。规划涵盖河道防洪排涝及河道治理、水域保护、蓝线划定、岸线管理、水系管理等内容,引领、约束济阳区水系后续治理、管理和保护,推进济阳区水系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良性发展,塑造“水韵济阳”。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18日编制完成了《济南市济阳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初稿,经多次汇报讨论、征求多方意见建议修改完善,于12月完成审议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河(湖)长制的全面实施,对河道管理及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河道管理工作需要从强调河道防汛、调蓄功能为主,向强调河道防汛、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并重推进。《济南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应运而生,于2019年12月11日济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20年1月15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
《条例》第二章规划与治理第九条明确要求:“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部门,编制水系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2022年9月9日,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关于做好水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按照《济南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相关要求,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部门,编制水系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水系规划应当包括河道蓝线划定、防洪排涝、水域保护、河道治理、岸线管理、采砂管理等内容。济南市济阳区城乡水务局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编制、政府批准等工作。特编制《济南市济阳区水系规划(审议稿)》(以下简称《规划》),现提交贵局审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济阳区现代水系,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加快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一是人民至上,人水和谐。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水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供水、防洪、水生态等问题,不断提高现代水系 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促进水系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坚持先节水后调水,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充分挖掘缺水地区节水潜力,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进一步优化水系布局,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网络化组合效益和整体效能,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洪水风险状况相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是系统谋划,科学论证。坚持系统化、协同化、绿色化、智能化定位,统筹水资源配置、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等功能,兼顾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强各类水工程协同调度和不同层级水系协调衔接。科 学论证工程任务规模及设计标准,优化工程总体布局。推动传统水利与新 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维数字 化升级,提升水系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四是防控风险,保障安全。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把安全发展贯穿现代水系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水安全风险 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和能力建设,提升现代水系的网络化、系统化水平,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水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害,实现由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由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
五是改革创新,两手发力。创新现代水系建管体制和投融资机制,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发挥科技 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现代水系数字化、调度智能化、监测预警自动 化,加强实体水系与数字水系相融合,提升现代水系工程科技和智慧化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济南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济阳区河道治理、管理和保护,推进济阳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特编制《济南市济阳区水系规划》。
《规划》明确了济阳区水系未来十五年的工作主要方向,包括水系工程现状和面临形势与需求;指导思想、规划目标;结合现状调研,对水系性质和功能进行分区判别,针对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提出系统化治理思路和对策,制定水系综合治理目标。
加强规划衔接。针对与其他省级、市级、区级规划可能的冲突,做好有机对接。征集了市区有关部门意见,并将意见合理吸收采纳。《规划》的各项举措具体可行,符合济阳区水系建设的发展需求。
在专家咨询论证过程中,聘请省级相关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对《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规划》在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规划报告结构、内容均符合水系规划总体要求,基本可行。
针对规划河道蓝线划定、岸线管理可能引发占用土地、城市规划区及生态红线的风险经论证,进行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要求双评估后,纳入区级国土空间规划,制定相应国土空间管控规则、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
1、启动编制和前期研究
2022年9月9日,接到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关于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按照《济南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相关要求,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部门,编制水系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水系规划应当包括河道蓝线划定、防洪排涝、水域保护、河道治理、岸线管理、采砂管理等内容。
请各区县高度重视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编制工作经费,强化部门协作,于 2023 年年底前完成编制、政府批准等工作。
2023年8月7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确定了《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承担单位。
2023年8月21日,启动《规划》的编制工作。
2、调研、沟通阶段
2023年6月-7月,济阳区城乡水务局进行了政府采购意向。
2023年8月21日区城乡水务局与编制单位进行项目沟通对接,编制单位向区水务局进行了规划思路汇报。
2023年10月18日-2023年12月13日,编制单位进行了多次规划汇报,并根据区水务局等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
3、征求意见阶段
2023年12月26日—2024年1月25日,济阳区人民政府网公示《济南市济阳区水系规划》(征求意见稿)在线征集社会公众意见;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区水务局就《规划(征求意见稿)》向16家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同时呈报分管区领导审阅,并根据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提交贵局的审议稿。
10月18日《规划》形成初稿后先后两次会议进行汇报并讨论修改完善,依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一步进行整改。
4、专家咨询及规划评审阶段
2023年11月30日济南市济阳区城乡水务局在济南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评审,参加会议的有山东省水利工程专家委员会、济南水务学会、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经认真讨论,形成评审意见,意见全部采纳。
5、规划衔接阶段
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与济南市水系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等规划或方案进行了对接。
五、起草主要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济南市河道管理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2、规划和文件
《济阳区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济南市济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远景纲要》、《济阳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济阳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报告》、《济阳县城区水系专项规划》、《济阳县水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2015-2030)》、其他相关资料及规程、规范等。
为增强《济南市济阳区水系规划》的科学性,加大公众参与力度,我单位通过济南市济阳区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截止到2024年1月25日,未收到相关意见和建议。
济南市济阳区城乡水务局
2024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