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针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我们结合济阳实际,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针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不足”问题
1. 试点先行,打造智慧教育场景。2024年起,我区已在济阳一中、永康街小学等5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建设智慧课堂、虚拟实验室等应用场景,利用生成式AI技术开发个性化学习资源,覆盖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目前,试点学校已形成“AI学情诊断+分层作业设计”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2. 强化资源整合。联合第三方开发适合济阳学情的AI教育平台(内嵌于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重点支持“AI智能评价”、“AI作文批改”“智能实验模拟”等功能,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全区重点中小学全覆盖。
二、针对“教师数字素养不足”问题
1. 构建分层培训体系。职前培养:与第三方合作,利用暑期,在新教师培训课程中嵌入人工智能教育模块,强化人机协同教学理念。职后提升:2025年已启动“济阳教师AI素养提升工程”,通过线上研修、线下工作坊等形式,分批次培训教师5000人次,重点提升智能工具应用、伦理风险识别等能力。
2. 建立教研支持机制。设立区级“AI+教育”教研工作室,组织骨干教师开发教学案例库,定期开展“AI赋能课堂创新”教学比赛,推动教师从“技术使用者”向“教学设计者”转型。
三、针对“应用风险监管缺失”问题
1. 完善制度规范。制定《济阳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管理办法》,明确AI产品准入标准、数据安全要求及责任归属,建立“教育部门审核+第三方评估”的双轨监管机制。
2. 建立动态监测平台。依托区教育云平台,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安装AI教育应用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数据隐私泄露、算法偏见等风险,对问题产品实施“一票否决”制。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深化融合创新:2025年下半年启动“AI赋能乡村教育”专项行动,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优质课程资源下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强化伦理引导:在中小学开设“AI伦理与社会责任”课程,培养师生数字素养与安全意识。
3. 加强政企合作:联合当地有名的大学、企业共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路径。
感谢您对济阳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
济南市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