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政务公开专栏试运行中,如果您未查找到相关信息,可通过导航返回首页后进行搜索。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综合专项规划】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索庙小学综合、专项发展规划
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索庙小学
2025-07-01

【综合专项规划】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索庙小学综合、专项发展规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索庙小学始建于1975年,为六年制完全小学,位于垛石镇中索村,服务于东索、中索、西索、尚坊、坡杨、田屯、柳家、石墓田、马良赵、大官庄11个自然村。学校占地面积12882平方米,建筑面积227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5人,专任教师25人。

学校传承“诚信、灿烂、奉献成长”的校训和“清纯、丰满、鲜活、向上”的校风,迈出了稳健的发展步伐,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锐意进取,严谨务实,坚持“实施阳光教育,让师生绿色成长”的办学理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8年9月,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让学生收获成长的快乐,让教师共享教育的幸福,让学校实现持续的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观念求新、管理求严、工作求实、环境求优,”的治校方略,整合资源、发扬优势、提升形象、创建特色的发展策略,立志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创新发展。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学校的养成教育重点从以下方面做起:课堂三大、 课下三小、三姿养成教育、路队建设等教育,从行为训练入手,渗透传统文化积累,开展评比和展示等多种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内容分解如下:成功的教育都是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

1、课堂三大:大胆发言   大声说话 大段发言。主要培养学生的课堂习惯,勇于发言,培养自信心,有底气,培养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 课下三小:小声交谈    轻声漫步   挥手致意。重在培养孩子的行为礼仪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虽然课堂三大和课下三小文字不多,但做起来非常的不易,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积累才能做好,这也真正体现了我们做好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3、路队建设:以班为单位每天两次放学站队从教室门口到学校大门口的时间,诵读传统文化古诗词,每周一首,结合班级年龄特点,班主任搜集整理做好计划表,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创建措施及实施

1、组建机构

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制定了工作组织机构:校长--教导处---班主任(学科教师)---学习行为习惯培养。校长--德育处---班主任---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由上至下,各个部门、所有教师形成合力,学校各部门的工作都围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个主题来开展。

2、明确思路,寻找载体,建章立制

机构健全后,教师专题会议,确定创建主题,学校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课堂三大》、《课下三小》,《三姿评比方案》《学生路队建设》等规范和要求,使孩子们行动有了明确的准则,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有总结,有检查考核评比办法,规定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班会课”,让学生通过比一比一周来谁获得的星最多、通过师生的民主评议等形式,评选出本周的“星级少年。贯彻创新结合实际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动态管理,学生们行为习惯的培养遵循“学”—“做”—“行”。“学”即学习学校方案中制定的各方面行为习惯养成的行为准则;“做”即按行为准则去做;“行”即通过一段时间的做使自己的行为形成习惯,使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心灵的行动。同时,还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从点到面的培养,即培养锻炼孩子们由坚持养成一个好习惯慢慢向具有多个好习惯努力。

3、注重细节,狠抓落实,重在坚持

学校坚持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监督考察。教导处、值周教师每日课间巡查,值周生每节课课间监督,指导学生养成上下楼轻声漫步礼让的习惯、课间室内外遵纪习惯及路纵队行走习惯等。监督学生不良行为发生情况。

学校走好路队是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良好班风班貌的体现,更是每个学生文明素质的体现。路队的基本要领:头要抬起来,胸要挺起来,眼睛看前方,队伍跟整齐。班主任老师亲自示范,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孩子们结合我校特色,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创作大量路队方面的诗词,铃声响,站方队,背诗词,出校门。整齐的路队。营造良好的门口放学秩序井然的氛围,学校家委会主动参与到学生放学“志愿护航”工作。有了家长的参与支持,我校的放入学路队更加的整齐规范,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 投入资金,合理规划设计,保障校园文化建设

在规范学生思想和内部行为的同时,学校还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用“墙壁说话”来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建设较高标准的宣传栏,修建文化墙,请专家结合教师的思想设计校园文化,将习惯养成名言警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张贴在学校宣传栏内,刻画在每个场地的宣传墙上,并在各班特色黑板上提出了好习惯养成的内容,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孩子走到哪个角落都能受到教育。比如卫生区文化墙上写有“捡起一片纸屑,净化一颗心灵”。再比如阅览室门口有宣传阅读习惯的名言:“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把寂寞的时间兑换为储备的黄金。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5、加强督导,及时反馈总结。

(1)、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表扬行为习惯突出的班级及学生个人,并通过争夺“纪律卫生流动红旗”,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学生。

(2)、管理落实“看--促--查--赛”这一主线。“看”是由红领巾监督岗看管学生上放学路队的情况。“促”是由学校教师督促学生学习。“查”是由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队员检查课间操及课外活动的行为习惯养成。“赛”是开展了行为习惯比赛,路队积累诗词展演等系列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成功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比赛能力,又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 更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3)、加强“三姿”活动评比促进学生行为良好三姿习惯的养成。将课堂“三姿”纳入课堂常规管理。从基本的坐姿、读姿、写姿入手,有要求、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通过巡查推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让规范的“三姿”标准在学校遍地开花。

四、预期结果

通过系列“惯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师生见面会挥手微笑了;学生写字走路课规范协调了,校园更干净漂亮了,课堂回答问题声音高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家长车辆摆放整齐了。------通过落实和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基础。

五、问题关键及解决办法

全体教职员工必须达成共识。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让老师们认识到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学生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教育的使命密不可分,与学校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教师就该担当,敢担当。为达成共识,落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宣传动员阶段: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向全校师生、家长宣传渗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寻求共识,形成合力。

二、制度建设,构建行为规范教育网络

1、建立以校长书记挂帅的完善的工作网络。网络小组成员包括副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和其他有关教师。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共同分析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确定下阶段工作目标。

2、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索庙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少先队辅导员岗位工作职责》、《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升旗仪式制度》、《行为规范示范班流动红旗制度》、《红领巾监督岗值日制度》、《学校、社会、家庭联谊制度》等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制订了《索庙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索庙小学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教职工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与考核细则,以制度保障行规教育有序正常开展。

3、实施“一点三线”管理机制。学校创建工作小组下设三个子机构实施线性管理:一是德育室——班主任——学生,负责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的贯彻落实和训练。二是教学教导处——任课老师——学生,抓课堂主渠道的实践和渗透,落实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少先队大队部——值日中队——学生,负责每日学生行为规范的监督、考评。

三、活动组织,推进行为规范教育展开

1、抓起点----从一年级抓起

抓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要从一年级抓起。我们从细节入手,“讲与练”、“做与评”、“学校与家庭”同步进行,帮助孩子在心理、思想、行为上为小学的学科学习、各种行为习惯增加体验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提倡减少说理,增加体验。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提倡使用直观化、故事化、游戏化。在教育评价上,我们提倡过程性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

2、抓重点——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利用教材,采取故事法、游戏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导行,使学生将文明习惯内化成自觉的行为。

3、抓焦点——与示范评选相结合。

一是评选“每月之星”。学生每月评选一次,是由班级学生提名,然后进行民主选举、民主评议产生。

二是评选“行为规范班级”。示范班级每月评选一次。通过红领巾广播进行宣传,并颁发流动红旗。大队部组成考核小组,对各班进行全面考核、审定。

4、抓难点——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

近年来,我校留守儿童比例逐年提升,提升这部分孩子的行为素质是提升我校学生行为素质的关键,同时也是行规教育中的难点。普遍卫生状况比较差,我们就从卫生一头入手,要求班主任加强卫生自我检查、监督检查、评分检查,进而深入到礼仪、休息等行为的方方面面。各班将“行为偏差生”登记在案,进行一对一帮教,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这部分孩子的行为训练和养成教育达成状况。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家长会和班级家长威信群开展针对家长学校专题讲座,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这部分孩子的行为教育质量。

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索庙小学

2025年7月1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索庙小学

95

信息发布总数

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