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济南市济阳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字号:
大 中 小



本学期济阳区实验中学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号召,深度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围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模式与集体教研两大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模式:激活课堂,提升能力
1. 模式推广与培训: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模式专项培训,邀请教育专家详细解读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要点与成功案例,让教师们深入理解其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为后续教学实践筑牢理论根基。
2. 学科融合与任务设计:各学科组依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驱动任务。语文组结合文学作品单元,设计“校园文学杂志策划”任务,学生分组完成选题、采编、排版等工作;物理组围绕力学知识,开展“简易桥梁搭建”项目,要求学生运用力学原理设计并搭建桥梁模型,测试其承重能力。这些任务巧妙融合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3. 小组协作与过程指导: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在历史课“古代文明探究”任务中,小组内成员分别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展示汇报等环节,教师在旁适时给予方法指导与资源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任务顺利推进,有效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集体教研:凝聚智慧,共同成长
1. 固定教研时间与主题:每周各学科组安排固定时间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提前确定主题,如“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模式在本学科的优化策略”“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探讨”等,确保教研活动针对性强、目标明确。
2. 经验分享与问题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有老师分享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做法;也有老师提出学生在任务执行中时间把控不足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如制定详细任务时间表、加强时间管理教育等。
3. 集体备课与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以数学组为例,在备“函数”单元时,教师们共同分析教材,探讨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老教师分享经典例题与解题思路,年轻教师提供新颖教学创意与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形成高质量教学方案,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备课效率与教学质量。
活动成效与展望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模式与集体教研活动成效显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大幅提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在本学期学科竞赛中,参与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获奖比例明显增加。教师教学水平也在集体教研中不断进步,在区教学技能大赛中,多位教师凭借基于教研成果的精彩授课脱颖而出,斩获佳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