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济南市济阳区实验中学反恐怖防暴应急工作预案
字号:
大 中 小



前 言
反恐怖防范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涉恐案事件,为保证及时进行的前期防范和事后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处置工作、降低涉恐案事件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编制科学、可行的防范预案是做好企事业单位反恐怖防范工作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关键,也是最大限度减少涉恐案事件造成负面影响的直接手段。反恐怖防范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为提高学校防范恐怖案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涉恐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于2016年12月4日修订发布,2017年1月1日实施。
本预案由实验中学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提出。
本预案由实验中学安全处负责起草。
本预案主要修订人:
本预案初审人: 温明峰
本预案会审人: 刘建、张云涛、温明峰、李光亮、艾芬
本预案审核人: 李加勇
本预案审定人: 王秀峰
本预案批准人: 李加勇
本预案由实验中学安全处负责解释。
一、总 则
1、编制目的
为提高实验中学反恐怖防范能力和水平,有效做好涉恐案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涉恐案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全体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根据实验中学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下列法规、规章制度及预案编制:
《山东省反恐怖工作责任制》
《山东省反恐怖防范工作责任制》
《山东省反恐怖防范督导检查工作规定》
《山东省教育行业反恐怖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公安机关监督检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等法规制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预案。
(1)恐怖活动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2)恐怖活动组织指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集团。
(3)恐怖活动人员指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4)反恐怖防范重要目标(简称:重要目标)指一旦遭受恐怖袭击,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场所、建筑、工程、设施等。
(5)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简称:重要部位)指反恐怖防范重要目标中对功能和使用起决定性作用的区域、设备等。
(6)人力防范(简称:人防)指执行反恐怖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 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
(7)实体防范(简称:物防)指用于反恐怖防范目的、能阻止或延迟恐怖活动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
(8)技术防范(简称:技防) 指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反恐怖防范技术手段。
(9)常态反恐怖防范指在社会安全形势稳定的日常状态下,采用的一般性、常规性防范措施和行为。
(10)非常态反恐怖防范
指在国家对反恐怖工作提出要求的特殊时段或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恐怖袭击事件预警的情况下,采取的加强性防范措施和行为。
4、反恐怖防范预案体系及其之间关系
反恐怖防范预案是针对行业单位内部特点和当前恐怖活动特点规律制定编写的防范性工作预案,意在通过责任认定和完善反恐怖防范措施,对涉恐案事件提前进行防范和先期处置。本预案是以防为主,以处为辅,与实验中学的其它各类专项应急预案配合使用,构成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
5、工作原则
在反恐怖防范与行期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先人后物”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迅速、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协同应对”的原则。
二、学校概况
实验中学座落于济阳城区东北郊,东面和南面紧邻黄河,西接济北开发区和220国道,交通便利,位于济阳老城区东北方向。我校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济阳八中,1995年改建为济阳县实验中学,2018年8月济阳县撤县设区,校名顺势改为济南市济阳区实验中学,是山东省规范化管理学校和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学校位于济阳区纬四路21号,占地90亩,建筑面积12432㎡。现有教职工129人,在校生1264人,共27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53499平方米,建筑面积12432平方米。
1、反恐怖防范资源概况
(1) 内部应急力量:实验中学现有教职工和学生1449人,其中学生1322人,教职工127人,安保人员4人,门卫4人,医护人员1人。
(2)外部应急力量:相邻有中国人民银行济阳支行,济阳城区派出所,韩家街道小学。
(3)物资装备资源:我校配有钢叉3个,盾牌2个,头盔3个,警棍2个,崔泪水数瓶等反恐怖武装资源。
2、危险分析
实验中学可能面对的涉恐案事件:
(1)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指遭遇小股恐怖分子闯入学校,造成秩序混乱、人员伤亡性事件等。
(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因涉恐人员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三、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反恐工作的总体部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做好暴力、恐怖袭击等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深化学校安全监管,加强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反恐应急反应能力,维护教育安全和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四、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安全保卫和反恐工作。
2、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或组织其它活动过程中,遇到暴力、恐怖袭击等突发性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主要包括:
(1)对学校办公楼、教学楼等要害部位实施爆炸、纵火、破坏电网的;
(2)对学校集体活动和外出活动实施恐怖袭击的;
(3)劫持车辆、绑架师生、威胁人质安全的;
(4)在学校水房等饮食场所投毒造成集体食品中毒的;
(5)袭击各类考试安全的;
(6)其他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
五、应急处置机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学校恐怖袭击应急处置工作领导组,下设6个具体工作组,在领导组统一组织安排下开展工作,并分别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
(一)成立实验中学学校恐怖袭击应急处理领导组,统一协调部署学校防暴反恐工作。学校反恐怖防范工作,由学校反恐怖防范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布署、检查、监督。为了强化岗位职责意识,确保师生安全,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首遇谁负责”的责任原则,特制订岗位安全职责。
学校成立反恐怖防范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 李加勇(党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 王秀峰(副校长)
张万禄(副校长)
王友滨(副校长)
组 员:
李新华(工会主席)
李光亮(总务主任)
金 鑫(团支部书记)
刘 涛(办公室主任)
刘郝燕 (信息中心主任)
温明峰(安全处主任)
刘 建(年级主任)
韩佩君(政教主任)
张云涛(教导主任)
领导组负责组织实施校园突发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决策和措施,确保突发校园恐怖袭击事件处置工作及时、有序、高效。
(二)具体工作组职责及分工
1、报警组 组 长:刘涛 成 员:保卫科、电教处全体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报警和通信联络,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案情。要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和有关现场信息收集(图片资料),为现场指挥组提供可靠信息保障。
2、防暴组
组 长:温明峰 成 员:保卫科全体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与罪犯周旋,搏斗,阻止犯罪,并设法抓获犯罪分子。
3、救护组
组 长:张云涛 成 员:教务处全体成员
工作职责:救护伤员,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避免和减少师生的人身损失。
4、疏导组
组 长:韩佩君 成 员:政教处全体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顺畅通道,疏散师生,维护秩序,安置、安抚师生。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李光亮 成 员:总务处全体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及时调度、采购、运输,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在的物资保障。负责安排好受害师生事件处理期间的生活。
6、调查及善后工作组
组 长:金鑫 组 员:相关科室负责人等。
六、工作原则
1、高度重视,预防为主。反恐怖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工作,获取一切可能导致恐怖袭击事件的线索和苗头,及时介入,及早工作,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避免和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2、以人为本,科学高效。把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和学校师生员工的力量,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提高科学指挥能力和应急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完善救助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袭击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3、统一指挥,果断处置。反恐怖应急处置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果断处置,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一旦发生涉校安全或恐怖事件,要在15分钟内逐级上报反恐工作应急处置领导组,涉及重大事件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
4、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原则。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迅速判断现场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源,避免应急处理过程中再次发生人员伤亡。
5、保护现场,收集证据原则。在实施救援过程中,要尽可能对现场进行有效保护,收集有关证据,为公安等有关部门查找原因,正确处理提供依据。
七、应急事件处置程序
1、及时上报。一旦掌握恐怖事件征兆或发生恐怖事件时,办公室应立即向110报警,并向大同市市教育局安全科汇报相关情况。学校反恐怖小组积极作好反恐部署,根据上级指示应急处置反恐事件。
2、学校在遭受恐怖袭击的初期阶段,如因各种原因使得相关信息无法及时上报并未取得上级指示,可依据首先确保人身安全,其次确保校园安全,再次确保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运行的原则进行自主处理,力争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
3、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处室应积极作好善后处理工作,保证教学秩序稳定,保证师生员工情绪稳定。办公室积极作好上报工作,并适时修改完善工作预案。
八、预警预防措施
1、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2、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3)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 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4)经常性地与派出所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学校周边地区存在的 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采取有效对策。
(一)日常安全保卫工作
日常安保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线索、制止事态发展于苗头阶段,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及学校安全。
日常安全保卫工作主要分:门卫、白天导护、夜间值守巡逻等三部分。
1、门卫
(1)加强门卫力量,白天增加一名年富力强男性门卫一人。
(2)配备必要安全防暴工具:哨子、盾牌、钢叉、电警棍等,遇紧急情况采取扬声器、哨子(停电时)示警。
(3)严格执行门禁规定:学校在校期间,禁止任何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对必须进入校园的施工、运输车辆要认真做好登记检查工作。
(4)严格执行会客制度:任何教师和学生都不得将客人带入校园内,会客只能在传达室或校门外。
(5)严格执行来客登记制度:凡是到校访客,一律要做好登记,对必须要进校的人员,要落实好约定接待人,必要时要查验身份证等相关证件。
(6)严格执行关锁大门制度:除上下学时间段外,大门一律要关严。有进出的,随开随关。不得出现空档敞门现象。
(7)严格落实门卫坐班制度:传达室24小时不得出现无人现象,有事必须离开时,必须要找人顶岗,不得出现空岗现象。
2、白天导护
(1)白天当天导护带班领导早晨都要到大门口值班。
(2)白天导护人员要按照规定按时上岗,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岗的,要提前向带班领导报告,并找人顶岗。
(3)早晨要严格限制学生到校时间,早7点导护人员到岗之前。
(4)早、午、晚三时段上学、放学过程中,导护带班领导要合理调配人员,对校园周围闲散无关人员要缜密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
(5)早、午、晚三时段,必要时要请派出所协调警力,加大学校周边执勤和巡逻力度,威慑犯罪分子。
3、夜间值守巡逻
(1)夜间值守巡逻人员要按照规定按时到岗,不得空岗和随意找人顶岗。
(2)夜间值守巡逻要加大密度。
(二)校园内犯罪分子持刀行凶事件应急预案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
1、获得事件信息的任何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带班领导和学校领导报告,并同时拨打110报警。
2、值班干部或任何工作人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阻止犯罪分子靠近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3、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4、办公室迅速通知,集结应急预备队,携带防卫器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5、尽快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6、应急救护队救护受伤学生和其他伤员。
7、事件得到控制后,应急预备队实施事件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
8、事件发生后,应即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三)校园内发现可疑人物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人物
1、在校园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人物,在场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值班干部和校领导报告。
2、学校值班人员或领导小组指派人员要立即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校园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值班人员应当将其带入传达室进行进一步盘问。
4、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人物或犯罪嫌疑人,应立即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5、若可疑人物在盘问时夺路逃跑,有关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校园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学校应按规定把事件情况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校园内发现可疑物品的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故
1、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向值班干部和领导报告。
注:可疑物品是指:物品外表、重量、气味可疑,不是本单位的物品,也从无看到过此种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为何会摆放在学校某处。
2、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要禁止在周围吸烟或使用手机、对讲机或发动机动车辆等。
3、学校应当指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初步鉴别,判断是不是危险物品,若不能排除危险物品,应立即打110报警请警方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4、若可疑邮包和物品被警方确定为危险物品,学校应立即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5、学校应当配合警方组织人员在校园其它区域搜寻检查,确定在校园内是否还有其它可疑物品。
6、学校配合警方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并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九、善后处理
1、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2、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3、及时向师生及家长通报事件经过,稳定情绪。
十、相关联系电话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管理组值班室:0531-84221208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