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济南市济阳区兴隆街小学2024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济阳区兴隆街小学,坚持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原则,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方面做实工作,下足功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劳动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实施内容
劳动种类 | 实 施 对 象 | 实施过程 | 说明 |
日常生活劳动 | 1-6年级学生 | 开展“人人做家务,劳动最光荣”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设计学期劳动任务单。利用班会课每月1次开展劳动教育。周会课可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 |
掌握劳动技能 | 1-6年级学生 | 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科学与技术。在相关拓展课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式的教育。数学、科学、体育与健身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 提高动手能力,体验从简单的动手制作、向复杂、创造性制作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 |
支援公益性服务 | 三、四 年 级 |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学校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拓展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校园文化。 | 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
田园劳动 | 五、六年级 | 在校内依托校内、校外劳动基地,各年级分田到年级,体验种植蔬菜、养护蔬菜、收获蔬菜的田园劳作体验。利用家庭条件,在每年种植期、收获期,如五一劳动节及国庆秋收时节,布置劳动体验,让学生深入农田,丰富校外劳动实践,实现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 | 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技能,体验劳动人民不易,形成节约的好习惯。与家人相处更加融洽。 |
三、分年段实施要求
低年级 | 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 爱惜劳动成果。指导学生:(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 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 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3)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
中高年级 | 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指导学生:(1)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2)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3)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
四、具体措施
1.分阶段制定家务劳动清单。
家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劳动态度,锻炼家务劳动技能,涵养高尚劳动品德,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2.有条理有步骤的上好校园劳动教育课。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陶冶劳动品德。
3.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制度,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综合评定,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平时表现评价,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同伴、家长等他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改进。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4.结合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假日小队”、“红领巾特别行动小队”等形式,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劳动,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尽量为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这些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在家里劳动态度的改变,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在社会上自觉遵守文明规则。
5.加强劳动教育要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
6.加强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劳动教育的学校劳动与家庭中的劳动完美结合。要打破来自家庭教育的障碍。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克服来自思想上的障碍,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断增强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意识。2、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引导家长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7.结合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讲卫生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我们在教学中,以上的总体规划来做好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