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科学技术局局长董锋解读《济南市济阳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十条措施》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出台背景
一是科创济南建设的需要。济南市正在大力推进“科创济南、智造济南、生态济南、文化济南、康养济南”建设,科创济南位于“五个济南”之首,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展示我区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心和力度,有必要出台我区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
二是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需要。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现在的科技型项目多为轻资产重科技投资模式,需要配套大量政策才有可能引进落地。为激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双招双引水平,有必要出台更大力度的科技创新激励促进政策。
三是科技创新政策修订完善的需要。2017年我区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人才驱动战略”助力济南携河北跨的意见(试行)》(济阳发[2017]56号),已经到了修订的时间,有的政策已经落后,有的政策需要加入。有必要修订完善我区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
二、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出台的依据
(一)上级文件精神:
1、《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济政字[2020]20号)
2、《济南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济科发[2020]20号)
3、《济南市加快技术转移转化若干措施》(济科发〔2019〕59号)
4、《济南市重大科技创新产品首购首用实施办法》(济科发〔2020〕37号)
5、《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济政字〔2020〕39号)
(二)区级文件精神:
《济阳县关于大力实施“人才驱动战略”助力济南携河北跨的意见(试行)》(济阳发[2017]56号)
(三)外地经验做法:
1、《章丘市加快实体经济发展“20条”(修订)细则》(章政发〔2019〕1号)
2、《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20条意见》(商政发〔2019〕8号)
3、《济南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若干政策(试行)》(济高管办发[2019]1 号)
4、浙江省永康市、苍南县以及青岛市城阳区的相关做法。
三、出台目的
引导激励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我区科技创新水平,有效改变我区科技创新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为建设“北起”贡献科技力量。
四、重要举措
科技创新政策是围绕提高科技创新四个能力制定的,共10条,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抓改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围绕企业通过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方面给予的扶持。包括第1条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这条对高企的认定补助是原有政策,这次新加了资质有效期内迁入我区的高企享受同样政策和对当年度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的区内企业给予每家1万元奖励,主要是鼓励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转型。第5条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省市区原有政策,这条新加了对享受省市创新券补助的奖励,目的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让更多企业使用省市共享大型研发、检测仪器设备,节约企业投入成本。第7条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奖励,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奖励是在原来奖励的基础上降低了门槛,加大了奖励力度,目的是激发企业自身创新活力。第9条是科技金融服务支持,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金融支持,在区财政支持奖励基础上,针对科技型企业提高了10个百分点。贴息最高额度没变。
第二部分建平台,提高载体服务支撑能力,主要是引导企业补短板、抓弱项,积极申报申报各类研发、创新平台载体,包括第2条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奖励,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一直是我区弱项,这次提高了奖励额度,增加了在孵或入住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1家奖励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5万元。第3条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完善了内容、提高了奖励额度、增加了市级平台奖励,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奖励提高到100万元。
第三部分促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包括第4条鼓励企业合作研发,这条是新加政策,目的是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自主、合作等形式,共建或引进研发机构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来弥补企业自身创新力不足,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第6条加快技术转移转化,省市都是对成果输出方进行奖励,技术转移转化方面,我区企业多数是输入方,输出方很少,企业没有主动性,这条政策修改为对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5万元以上的,按照不超过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3%的标准给予补助,新增加了对纳入济南市科技局重大科技创新产品备案的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和对首购首用经济南市科技局备案且在有效期内的重大科技创新产品的企业,按照产品首次购买合同金额的5%予以补助。第8条强化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动力支撑,这是新加政策,目的是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省级、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创新竞技行动,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四部分聚人才,提高科技智力驱动能力,第10条大力引进培育高端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对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按照区委组织部人才办文件执行。
联系人: 王真,84232721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