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政务公开专栏试运行中,如果您未查找到相关信息,可通过导航返回首页后进行搜索。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济阳区民政局2024年度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11370125004213388N/2024-6613861
区民政局
2024-11-06

济南市济阳区民政局2024年度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区民政局共收到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政协委员提案13件。经梳理,主要涉及民政工作4个领域:一是养老服务领域6件,主要建议建立健全农村老人服务体系、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深化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关心农村独居老人、建立多元化养老模式、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等6方面;二是儿童福利领域3件,主要建议关爱留守儿童、关爱重视孤独症儿童、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加强教育管理等3方面;三是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监管领域2件,主要建议改善基层综合治理突出问题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成立口腔行业协会、促进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2方面;四是基层政权建设领域2件,主要建议加强村委会治安保卫组织建设、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建设移交管理2方面内容,因机构改革,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职能已划转至区委社会工作部并完成工作交接。截至目前,所有提案均已吸收采纳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办理结果满意率100%。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办理责任。我局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将13件提案全部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并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民政整体工作部署。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认真研究提案,围绕委员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加强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抓好推进落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二)完善办理机制,规范办理流程。为提高政协提案办理质量,我局进一步明确提案办理程序、办结时限,列出提案办理注意事项,督促相关科室挤时间、赶进度,全力抓好提案办理工作。形成答复意见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与政协委员对接,当面汇报办理情况、解释相关政策、反馈答复意见,推进问题解决。

(三)强化提案督办,提升办理成效。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每件提案回复意见务必亲自审核督导;分管领导对提案办理工作盯紧抓牢,结合提案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持续督导相关科室认真办理落实,不断提升提案办理质效。

三、吸收采纳情况

区民政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采纳各位政协委员13件提案,不断推动相关意见建议办理落实。

(一)养老服务领域

区民政局积极采纳崔秀芹、韩颜颜、李波、张传平、张朋、张义勇6位委员的提案建议,全力提升养老服务工作水平,奋力打造“闻韶济养”养老服务品牌。

一是全力推进养老领域民生实事项目。区政府2024年10件民生实事项目,我局承担其中一项:“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50张,打造农村幸福院长者助餐示范点10个”。为此,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已于9月底前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50张。同时,我局还联合区残联,为全区593户符合条件的失能、半失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切实改善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为破解农村老人的吃饭难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局积极整合政府、慈善等资金52万元,已在全区6个街镇建设11处农村幸福院助餐示范点,提前完成了“农村幸福院长者助餐示范点”创建任务,通过“政府补一点、慈善帮一点、集体出一点、子女交一点、社会捐一点”方式,依托农村幸福院开展老年人助餐工作,今年以来累计为老人提供助餐和送餐服务30000余人次,让农村老人共享改革成果。

二是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区、街镇、村居”三级养老服务体系。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区级层面,高标准建成“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1100㎡,设置护理床位261张。在“村居”层面,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140余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100%,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达51%以上。其次,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在全区养老机构开展“星级”管理,每年开展评估,评估结果与运营补助挂钩,倒逼各养老机构自我加压,更加规范运营。工作人员与老人实行“全同餐”,每天上传照片,有效保障了老人伙食标准和质量。尤其是在“街镇”层面,通过加强“街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和监管指导,进一步提升了基本养老服务水平,全区6处农村敬老院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全部提升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

三是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每月一次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解剖式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障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区8处养老机构均配备智慧消防系统、一键呼叫设施;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全区8处养老机构分别与区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以及乡镇、街道卫生部门签订医养结合合作协议,及时满足老人医疗需求和为老人提供康养指导;积极实施社区长者助餐站点改造提升工程,设置“五统一六公示”制度,改造提升社区长者助餐站点16处,切实提升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硬件水平;积极保障困难老人生活,1-9月份,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助资金25311人次、221.66万元;依托“泉心慰老”宣讲平台,组织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和讲座30余次,举办了全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养老护理水平。

四是积极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严格落实高龄津贴发放政策,实行“静默认证”等多种方式核准。上半年发放高龄津贴22214人次、759.35万元。大力推进“银龄安康”工程,全区投保人数达6.87万人,投保金额438.28万元,区政府出资8.4万元为符合投保条件的1449名特困老人进行了投保。引导各社区积极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提高社区老年人幸福指数。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老年节”走访慰问活动,区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了区养老服务中心和5处农村敬老院,以及全区33名百岁老人、高龄老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物资和慰问金,进一步营造了“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开展免费理发、免费照相、爱心义诊、入户体检等公益活动10余场次,开展 “邻里文化节”、重阳主题文艺演出、重阳节文化讲座、戏曲表演进社区等文娱活动10余场次,开展防范诈骗、疾病预防、移风易俗、老年人权益保障等宣传活动20余场次,努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二)儿童福利领域

我们认真采纳李宁、鲁进、宫兆斌3位委员的提案建议,不断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全力打造“济爱同行•照亮未来”孤困儿童关爱服务品牌。

一是严格落实孤困儿童救助保护政策。截至目前,保障全区孤困儿童共计226人(孤儿2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2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5人、重点困境儿童13人),1-9月份,累计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1967人次、416.5万元。持续开展孤困儿童助学活动,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共发放助学金16.33万元。

二是加强儿童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全区7个街镇都已建立1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站,同时每个街镇设置一名专职儿童督导员,每个村居设置一名儿童主任,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工作业务能力。

三是加强留守儿童走访摸排工作。我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摸排。不断指导各街镇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加强辖区留守儿童的摸排随访,及时发现关爱留守儿童,对摸排发现的2名留守儿童(仁风镇1名、济阳街道1名),全面了解其生活状况、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关爱措施。同时,我们积极采纳鲁进委员关于部门联合摸排全区孤独症儿童数量的建议,经过摸排,暂未发现我区有孤独症儿童。

四是扎实开展生活状况评估。每年对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定期评估4次,今年已完成对226名未成年人3季度的评估工作,并按照评估情况逐一建档,全面掌握其生活等各方面状况,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严格落实《济南市困境未成年人监护工作指引(试行)》文件要求,加强履行对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困境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和长期监护职责,切实维护困境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五是积极开展各种关爱服务活动。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聚焦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需求,不断完善关爱服务措施,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组织第三方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孤困儿童关爱服务活动5次,惠及儿童200余人次。

(三)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监管领域

我们积极采纳赵文杰、李桂勇2位委员的提案建议,并认真办理答复。

1.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为加大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五社要素”建设,增强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将“五社联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努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五社联动”。进一步完善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融合发展、运转有效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深化“五社联动”实践,激发“五社要素”协调发展、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如开展了推进“五社联动”,关爱“一小一老”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慈善市集活动、“义诊有爱,健康有福”社区老年人健康义诊活动等。

二是加强社工站建设,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在全区设立8个社工站,各社工站累计开展活动900余场,为65000余名村(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其中,垛石街道社工站、济北街道社工站、济阳街道社工站被评为济南市街道(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示范点。

三是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在7个街镇均成立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充分了解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经营范围,发挥其专长为居民开展多样化服务。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冬季养生•守护健康”知识讲座、“反对家庭暴力 共建和谐家园”普法宣讲等各类活动累计160余场,为构建和谐健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加大志愿服务频次,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近两年来,各社工站、社会组织在区民政局指导推动下,积极招募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队136个,开展“春日学雷锋 情暖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春‘锋’有你,志愿有我”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送关爱 公益慈善暖童心”等各类服务活动225次,惠及群众6240人。扎实开展“情暖夕阳、爱心相伴”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截至目前,已为425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上门服务。

五是强化社区平台作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结合我区实际,优化调整城市社区规模,将16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为25个城市社区;设立回河街道新河社区,我区城市社区数量已达到26个。突出服务阵地建设,树立典型标杆,着力打造了澄波社区、荷畔社区2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示范点。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共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专职网格员)502名,我区已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不少于18名社区工作者”要求。提升社区工作者素养,鼓励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积极接受培训,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今年机构改革,基层政权建设职责已划转至区委社会工作部,后期区民政局将立足民政职责,积极支持区委社会工作部有关工作。

2.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监管。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登记审批权限已于2019年6月移交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的流程、手续等具体职能已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行业协会商会登记成立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会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区民政局,区民政局按照自身职责对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日常监管。一是开展年报年检。包括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章程制度落实情况等,并对年报情况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决定。二是规范收费行为。围绕“减免一批收费、降低一批收费、规范一批收费、查处一批收费、通报一批收费”的工作要求,切实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行为。三是排查清理市场准入壁垒。按照“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围绕市场准入重点问题,深入排查清理行业协会商会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问题。

截至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社会组织211家,登记注册行业协会商会20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206家,均不存在违规收费、乱收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问题。区民政局将继续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的日常监管,引导其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规范高效发展。

(四)基层政权建设领域

我们认真采纳魏宾、齐春亮2位委员的提案建议,并及时办理答复。

1.强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建设管理。前期,区民政局在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规范管理。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每处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配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的要求,对新建小区社区办公用房规范管理。二是做好社区服务用房整治工作。制定《济阳区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养老服务设施用房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重点解决我区综合服务用房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面积小、无产权、布局散、位置偏”、开发商交付不及时或不按协议交付等问题。三是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示范点建设。2023年,我区着力打造了澄波社区、荷畔社区两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得到市民政局高度评价。

2.村居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治安保卫组织建设。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济阳区目前有行政村566个,在2021年换届选举结束后,根据《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各行政村结合本村实际工作需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广大村民的意愿等,在村民委员会成立后十日内组织推选产生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村委会下属委员会。通过设立相应的机构,来管理本村村民衣、食、住、行等各类事务。

因基层政权建设职能已划转至区委社会工作部并已完成工作交接,后期区民政局将立足民政职责,配合好相关工作,确保政策衔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持续深化举措,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助推民政事业获得新发展。

一是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将提案办理作为了解诉求、接受监督、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重要窗口,常态化对照反思、研究推进,确保各项建议持续落实。

二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总结反思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不足,健全完善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推动今后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更好开展。

三是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以落实好本年度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为契机,持续做好群众热切关注的“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监管”等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全力攻坚克难,奋力推动济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1)持续巩固提升养老服务。统筹做好老龄和养老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模式,深化“区、街镇、村居”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均等可及、形式多样”的基本养老服务。完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入户适老化改造后续服务监督工作,确保家庭养老床位项目做实、做好。深化医养康养服务,擦亮“闻韶济养”养老服务品牌。

(2)持续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继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加强与大数据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接、政策衔接,提高信息化水平,确保精准救助。持续做好救助资金发放工作,加大对低保、特困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孤困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关爱力度,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让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推动社会组织提档升级。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力度,持续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不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监管,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深化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行为排查整治,不断提升行业协会商会服务效能。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民政局

1681

信息发布总数

8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