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海峡两岸高校学子走进济阳体验黑陶制作
字号:
大 中 小



高校团来到济水春秋博物馆,这座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通过诰命圣旨、农耕器具、碑刻拓片等千余件藏品,生动展现济阳地区从农耕文明到近代发展的历史脉络。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展柜中陈列的清代官服补子、民国地契等实物,让学子们对济阳的历史人文有了直观认知。
随后高校团走进龙格黑陶艺术研究院,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济阳黑陶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研究院内设黑陶工坊与展示体验空间。市级传承人徐庆增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黑陶的历史沿革与工艺特征。他特别提到,济阳黑陶以黄河泥为原料,经选土、拉坯、雕刻、烧制等20余道工序制成,其“黑如漆、亮如镜”的独特质感源于高温窑变的自然反应。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共同见证了龙格窑第245次开窑仪式,遵循传统礼制,师傅们净手焚香、礼祭窑神后,缓缓开启窑门。随着窑内热浪涌出,百余件新烧制的黑陶作品逐一亮相,学子们观察到,部分器物因窑内温度差异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黑色渐变,直观感受到传统烧制工艺的独特性。
在传承人指导下,学子们系上围裙,端坐在拉坯机前尝试黑陶制作。从揉泥、定中心到提拉塑形,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考验耐心与技巧。学子们纷纷表示:“泥团在手中极易变形,需要持续调整力度和角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匠人‘十年磨一剑’的专注。
此次黑陶研学,不仅让高校学子们系统了解了非遗技艺的传承脉络,更通过实践环节搭建了文化传承的桥梁。下一步,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加大非遗宣传力度,创新体验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推广吸引更多学子走进济阳,亲历传统技艺,助力文化传承,让济阳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