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政务公开专栏试运行中,如果您未查找到相关信息,可通过导航返回首页后进行搜索。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健康科普丨吃饭“慢”的人,已经在5个方面超越你了
济阳区回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5-03-23

健康科普丨吃饭“慢”的人,已经在5个方面超越你了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有些人为了赶时间

经常十分钟就解决一顿饭

这种“超速”吃饭的习惯

会给健康带来负担

吃一顿饭用时多久对健康最有利?

吃饭快的人应当如何调整?

一起了解

↓↓↓

为什么吃饭要慢一点?

从人看到、闻到食物起,

负责调节饱腹感、抑制食欲的瘦素

就开始分泌了,

但需20—30分钟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吃饭过快,

会在“饱”反馈还未形成之前

就吃下过量的食物,

瘦素也来不及告诉大脑

“该停止了”,

导致摄入的食物量超过人体实际需求。


如果一个吃饭快的人

进食速度降下来,

身体将发生以下变化——

■ 胃肠功能变好


吃慢点能改善因为长期进食过快增加胃肠负担带来的胃胀、胃酸、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还能保护胃黏膜。


■ 牙龈更加“坚固”


细嚼、多嚼能锻炼下颌力量,促进牙床健康,还能促进牙龈血液循环。


■ 缓解代谢疾病


相比吃饭慢的人,吃饭速度快的人肥胖风险增2倍;经常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


■ 癌症风险降低


慢点吃能减少“趁热吃”的机会,避免过烫的食物刺激本就脆弱的食管黏膜上皮,减少食管癌风险。


■ 压力变小更放松


吃饭时多咀嚼,可以使记忆中枢——海马体的血流量增加。用一定节奏咀嚼,还可促进血清素分泌,这种激素能让我们感到幸福愉悦。

解决一顿正餐用多久比较好?

吃太快不好

但吃得太慢也非好事。

专家表示,

进餐时间和个人饮食习惯、健康状况有关,

但一般不应少于15分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健康人群应花费15—20分钟吃早餐

午晚餐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


吃饭快的人怎么调整?

平时习惯性吃饭太快的人

除了细嚼慢咽
怎么才能调整进食速度?

■ 留出足够时间


建议早上7—8点吃早餐,11点吃午饭,晚餐时间以17—19点为佳,晚饭要与睡觉时间相隔4小时以上,每顿饭都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进食。


■ 每顿吃七分饱


在还未感觉到饱,但对食物的热情有所下降、进食速度明显变慢时,就该停下来。


■ 先吃饱腹食物


建议先喝一点汤,然后吃蔬菜。不过要注意的是,喝汤还是尽量避免肉汤这类高脂肪的食物,适当选择蔬菜汤、粗杂粮汤等低热量汤水类。


■ 吃饭时要专心


吃饭时要专心,只做“吃”这一件事。


■ 吃得稍微“粗一点”


尽量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咀嚼速度。


偶尔吃饭太快导致胃疼、胃胀、不消化的人,可以饭后1小时左右到户外散步或做些舒缓的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吸收。接下来的几天,要注意适当减少食量,多吃清淡食物,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阳区回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4

信息发布总数

2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