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
字号:
大 中 小



进入夏季以来,正值脑血管病高发季节,脑卒中病人明显增多。为了减少这类人群的发病,我简单向大家科普一点夏季脑卒中方面的医学常识。“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我国每年大约340万人新发脑卒中,230万人死于脑中风,冰冷的数据背后是残酷的事实。一人卒中,全家“发疯”,一人瘫痪,全家“瘫痪”,卒中对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需要引起每个中老年人及社会的重视。
脑卒中有哪些早期症状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三种:一是脸不对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眼歪斜”;二是胳膊抬不起来,腿走路不方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身不遂”;三是说话不清楚。由于脑结构的复杂性,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识别症状:即身体难平衡、眼睛看不清。这两个症状的增加可以使公众自我识别卒中率明显提高。
发生脑卒中后怎么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很少有疾病像卒中一样,对时间要求如此迫切。发生卒中后,每分钟大约有190万脑细胞死亡,脑组织及其所支配的运动、语言、认知及情感等多个功能也将同步逐渐丧失,如果不及时抢救,最终可能导致残疾或者死亡。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静脉溶栓要求在发病4.5小时以内进行,通过打点滴,把血栓溶开;动脉取栓就是利用介入的方法,把堵塞的血栓取出来,让脑组织重新得到血液供应,患者症状得以缓解,黄金时间窗为6小时。
所以建议卒中患者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有诊治能力的医院并前往救治,减少转院时间。
脑卒中为什么爱上夏天
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中风的发病率比平时高66%,而且风险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夏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
夏季中风的原因:
1. 出汗:在夏季的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散热,血液中的大量水分被消耗,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增大,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
2. 吹空调:夏季气温高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开的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很大。一冷一热容易导致脑血管痉挛,脑部血液循环不畅,诱发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
3. 情绪波动:在炎热的夏季,人的心理也会出现“中暑”,表现为易怒、思维紊乱、发脾气、心里闷闷的,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诱发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
4. 激素调节:夏季昼长夜短,人往往睡眠不足。胃肠功能相对较差者,也可能营养供给不足,使人体更容易疲劳,改变体内激素释放水平,刺激血管收缩,诱发缺血性中风。
5. 呕吐或腹泻: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呕吐、腹泻和脱水会导致血液中水分大量流失,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缺血性中风。
1. 高温天气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量入为出;
2. 夏天白天长,夜晚短,要注意休息,睡眠充足;
3. 避免空调温度过低,防止脑血管痉挛;
4. 保持平衡乐观的心态,心情舒畅;
5. 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6. 合理饮食,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7.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8. 本身存在三高的患者,应合理服用降压、降糖及降脂药物,同时应注意适量多吃一些降血脂和软化血管的食物。
脑病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是山东省卒中防治中心,我们科室成功开展了卒中静脉溶栓及介入动脉取栓 治疗,我们团队愿尽最大努力为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门诊咨询电话:0531-84228656
病房咨询电话:0531-84211653
0531-84228244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