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石镇民间艺术

来源:垛石镇政府 发布日期:2018-01-18 00:00浏览次数:

  (一)董家伞棍

  董家村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棍伞”艺术表演形式,群众通过击打鼓乐、载歌载舞等形式,欢庆庄家的丰收,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该村的棍伞表演艺术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成熟。

  该表演艺术凭借伞、棍、鼓等简单的表演器械,通过丰富多彩的变化、美轮美奂的舞蹈动作、粗犷豪放的器械敲打,展现了人们在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时的欢快心情。其表演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变化多端,如八面埋伏阵、阴阳八卦阵、八仙聚首等花样更是奥妙无穷、深不可测。

  此民间艺术,在济南市范围以内已经绝无仅有,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和发扬价值。

  (二)大庙李花鼓秧歌

  大庙李花鼓秧歌是济阳鼓子秧歌“小伞派”代表,主要是因用小伞做道具而得名,500多年的历史,一直流传至今。这一派的特点是以小伞领舞,多以两队或四队出场,舞蹈动作多,场面变化快,演员扮相借鉴吸取了传统戏曲的人物扮相,脸谱形形色色,服饰五花八门,幽默诙谐。鼓子表演众多,比较突出的有“十字街”、“剪子股”、“三对脸”、“四对脸”、“二龙出水”等,秧歌表演主要有王二小赶脚、二傻子、西游记。1998年之前,该村花鼓秧歌队年年作为代表参加县民间艺术汇演,并多次荣获一等奖。1996年应邀参加济南市民间艺术汇演,荣获二等奖。1998年前后,因搞蔬菜大棚、外出打工等原因该村花鼓秧歌表演活动被搁置。

  (三)垛石桥锣鼓表演

  垛石桥村素来有练武术的传统习俗,改革开放以来,以龙灯、机械旱船为主,每年元宵节期间,组织男女老少到各村演出。至今依然有健全的锣鼓队伍和齐全的表演设备。这支队伍由卢吉森、杨克先、卢吉峰等组成,他们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经常参加镇、县等重大文艺活动的开幕式。在镇党委政府及村委会的支持下,这支队伍不断创新鼓点和打法,融入时代新内容,实现了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今年元宵节,该村举办了首届垛石桥“全民乐”活动,群众热情高涨,积极参与。

  (四)群众自发性表演活动

  除了上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之外,各村还形成了众多群众自发组织的表演队伍。或是自编自演或是延续村里的传统,多数以娱乐身心为目的。逢年过节,由热心人组织全村老少齐聚一起,敲鼓打锣扭秧歌,代表性的有田屯秧歌队、方家高跷队、肖家旱船、道口秧歌等,近几年,这些活动越来越受群众欢迎,在村委会的组织下,这些队伍不断加强技巧学习、内容形式更新,开始由“随意性”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