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政务公开专栏试运行中,如果您未查找到相关信息,可通过导航返回首页后进行搜索。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00421392-7/2023-6387517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济阳政发〔2023〕3号
济阳区人民政府
2023-02-15
2023-02-15
有效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22〕6号,以下简称:省级《实施意见》),《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发〔2022〕24号,以下简称:市级《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提高全区标准化工作水平,促进全区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市级《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以高标准促进全区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25年,济阳区标准化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标准创新力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质量效益进一步显现。

1.完善动能转换标准体系。构建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标准体系,标准质量水平提升;量子通信、空天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标准研发能力提升,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显现。

2.完善科技创新标准体系。探索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设科技创新成果标准转化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标准互动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完善城市运营标准体系。将标准化理念、方法融入城市运营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建设实施等全过程、全领域,推动形成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强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深化智慧城市标准研究。

4.完善共同富裕标准体系。健全乡村振兴标准体系,为农牧业产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提供标准支撑。公共服务标准化进一步加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5.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健全落后产能退出综合标准体系,推动绿色低碳标准研究和孵化不断深化,促进低碳技术推广应用。

6.完善社会治理标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精细化、系统化、数字化转型;社会管理、政务服务规则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公共安全标准化水平有效提升。

2035年,支撑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更加成熟,促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基本定型,标准化创新力全面跃升,标准化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的积极作用充分凸显。

二、促进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

(一)建立科技创新与标准融合发展机制。鼓励企业完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将标准成果纳入科技奖励评奖范围。建立科技项目、专利保护与标准制定联通机制,以科技项目和专利项目为导航,强化项目成果标准转化。发挥团体标准组织技术优势,探索创新成果转化团体标准,团体标准升级国家标准的融合发展机制。开展标准必要专利认定和应用研究,探索专利转化为标准的方式、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服务体系,探索打造科技创新成果标准转化服务平台,畅通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标准制定、产业推广工作链条。〔区科技局、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企业标准化主体创新。支持企业利用各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标准要素资源整合和关键核心标准制定,建立研发与标准同步转化机制。聚焦高新技术、“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积极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做好先导性、颠覆性技术的标准布局,研制更多原创性技术标准。〔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攻关。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科技攻关主要方向,围绕新一代信息、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空天信息、现代农业等重点技术领域,加强规划引导,开展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升级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技术标准创新核心区建设。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技园、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创新活跃的重点区域、载体加强合作,集聚要素资源,强化标准化服务,助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与标准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北经济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技术标准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或工作组等。积极培育建设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心)、标准验证点等新型标准研发平台,探索基础研究、试验验证、工程化实现、产业推广一体化机制。鼓励对产业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建立技术标准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标准研究开发机构。组织技术标准创新活跃的企业,组建技术标准创新联盟,打造共享、共有、共为的标准化活动平台,促进标准集群创新。〔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教育和体育局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一:科技创新标准化重点项目

一、通过开展标准制定和标准化试点提升济阳区升降平台、家用电梯产业制造水平,积极探索组建升降平台产业联盟,推动一批研发能力强,规模实力较大的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建设。

二、推进山东好煮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冷鲜预制菜生产标准化建设,打造冷鲜预制菜生产标准示范基地。

三、支持鼓励企业参与特种设备智慧化监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高档数控机床技术标准体系。

三、推动全区产业发展升级

(六)服务农业增产增效和乡村振兴。加强土壤改良、农资化肥等农业基础资料和农业全产业链标准研制,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围绕农作物种子、蔬菜种苗、畜禽良种等领域,加强种子“保育测繁推”全产业链标准研制,助力现代种业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畜牧业标准化,引领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智慧化发展,建设肉蛋奶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牧产品深加工标准研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加强乡村游、民俗文化产品、民宿等标准研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实施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和高效绿色种植模式的创新集成,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完善生态宜居乡村标准,推动乡村治理和农村民生领域标准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标准化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制造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开展标准提升行动,不断完善标准制定和实施机制。围绕食品、化工、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开展标准引领产业升级行动;对照各行业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领先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推动节能降耗和质量提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空天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强设计、材料、工艺、检测、应用等标准研制应用,支持龙头企业承担国际、全国、全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加强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围绕产业数据要素、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领域,鼓励将数字经济相关前沿新技术、新产品等转化为具有引领性、竞争力的标准,健全数字经济标准体系。开展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智能服务等标准研制,面向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推进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流通、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数字经济效益测算等标准研制。〔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卫生健康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促进产业链稳链强链延链。推动重点产业链标准提升,完善产业链发展配套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标准的研制与应用,构建产业链标准生态圈,依托标准耦合实现稳链、强链、延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围绕量子通信、空天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激光等新兴产业,开展标准助力新兴产业培育行动,培育产业联盟组织,进行团体标准、企业联合标准的制定,引领产业快速发展。〔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健全服务业标准,聚焦物流、人力资源、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会展服务等领域,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施商贸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持续完善批发零售服务标准体系,引领商贸服务品质提升,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实物消费、服务消费、县乡消费和新型消费标准支撑体系,加强健康、旅游、文化、创意、家政、物业等生活服务业领域标准化建设,为市民打造优质、便利的高品质生活,引领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进一步促进扩大内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发展促进中心、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二:产业发展标准化重点项目

一、推进“曲堤黄瓜”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二、推动垛石番茄、仁风西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争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三、推进餐饮服务、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争创省、市标准化试点项目。

四、加快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十)推进社会治理标准化。推进社会治理向精细化、系统化、数字化迈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物资储备等领域标准体系,系统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政府数据标准化建设,促进政府数据互通共享,大力推进经济动态感知、应急事件处置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制定及场景应用,探索开展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跨部门多场景应用标准化试点,助力“数字济阳”建设。围绕行政许可、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标准化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相关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管理等标准供给。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围绕托育服务、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残疾人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和标准化试点,为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效率提供支撑。〔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推进公共安全标准化持续提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标准化水平,加大危险化学品、化工和医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电力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实施,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管理。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建立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等全过程的综合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领域标准,提高应急救援装备、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工程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技术标准水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公安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重点项目

一、修订完善我区垃圾分类、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智慧城市管理等标准体系。

二、加强乡村游、民俗文化产品等标准研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仁风谷子秧歌表演规范化建设。

五、服务全区发展品质提升

(十三)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健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积极推广绿色技术、扩大绿色投资,大力发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开展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绿色技术标准研究,落实国家、省市储电、换电站、氢能生产、储存、加氢等基础通用技术标准。完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落实国家、部委、省市关于自然资源标准规范要求,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深化绿色生活理念,构建节能、绿色采购、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绿色生活标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整体观测、保护和系统修复领域标准研究,保护山体、湿地、绿地、林地、渗漏带等。〔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城乡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对接世界先进标准,汇聚国际资源、信息和智慧,研制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发挥国际标委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国际标准化工作水平提升。〔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发展促进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四:服务高质量发展标准化重点项目

一、推动我区农村不动产登记项目登记流程标准化建设。

二、推动济阳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8S”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

三、打造“在济阳·济时办”政务服务体系。

六、强化标准化基础支撑能力

(十五)加强标准化工作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区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作用,强化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的规划、政策、项目和重要工作统筹。深化省、市、区三级共建,积极承接国家和省标准化战略任务,创新地方实践。结合实际发挥地方资源、科研和产业基础等优势,加强标准化工作。〔区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提升标准服务水平。强化标准基础服务,鼓励标准实施主体数据公开共享,提供标准化资源在线检索,为全区企事业单位制标、对标、查新等提供标准参照、对比、查询等服务。支持标准化服务业发展,培育标准化服务市场,发展围绕标准研制、实施全过程的检索分析、验证评估、试点示范等服务。鼓励政府采购标准化服务,实现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多元化。培育标准化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推进团体标准组织发展能力评价工作,推动专业化团体标准组织能力提升,激发其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标准的专业潜力。〔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大数据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充实人才智力支撑。加强高端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多层次标准化人才体系框架。在科技创新企业试行“首席标准官”制度,选拔有科技研发经历的人员担任“首席标准官”。加强培训,贯彻标准化意识、理念、方法,促进标准化贯穿科技创新全过程,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区市场监管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强化标准化项目扶持。建立健全支持标准化的政策体系,集聚各类标准创新主体、资源、平台,持续增强高质量标准供给能力。优化标准化项目扶持政策,对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承担国际、国家专业标委会秘书处的企业和建设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单位给予资金扶持。〔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标准化法》、《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市级《实施意见》的学习宣传,加强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引导全社会强化标准化意识,树立标准化理念,运用标准化方法,引导将标准纳入产业、区域、科技、贸易等各类政策规划,加强标准化相关要求的协同衔接。建设若干标准化宣传普及基地,用好新媒体工具,提高宣传的精准性、有效性,营造良好氛围。〔区政府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政府     

2023年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政府

电话:
(0531)84232789

34594

信息发布总数

43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