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政务公开专栏试运行中,如果您未查找到相关信息,可通过导航返回首页后进行搜索。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文字解读】关于《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的解读
12370125493171413R/2023-6491398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3-09-12

【文字解读】关于《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的解读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现将《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解读如下:

一、发文背景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为市场主体纾困增效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22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分别纳入“全省十大创新”“全市十二项改革创新行动”,《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于2022年3月1日正式施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锚定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神,凝聚合力,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时期营商环境各项目标任务,结合济阳区实际,起草了《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

二、发文依据

2022年,国家和省、市接续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就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促进我区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由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主要起草者,制定了《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

三、出台目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济阳区紧抓黄河国家战略机遇,落实“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北起”战略的关键五年。为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力度,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推动全区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结合《济南市济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四、重要举措

(一)改革创新提升“济阳效率”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制度供给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审批效率、创新创业效率。推进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成环节最少、用时最短、流程最优的审批制度,加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业务协同能力,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成”。

(二)服务升级擦亮“济阳品牌”

深入践行“服务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拓展“在济阳·济时办”品牌内涵,推进主动靠前服务,提升和帮代办服务能力,提高基层政务服务水平,塑造具有济阳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

(三)示范引领打造“济阳标杆”

建立以信用为基础、以风险为核心的事前事中事后“一体监管”标准,形成科学规范、简约透明的营商环境标准体系,并率先引领示范,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标杆。提升各项指标,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

五、起草过程

2022年6月,启动《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起草过程共分5个阶段。初稿阶段:领导小组在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多方搜集资料的前提下,于9月初形成了《规划(初稿)》。复审稿阶段:9月中旬,编制领导小组对《规划(初稿)》进行了集体讨论与质询,提出补充意见,根据意见进行补充和修改,形成了《规划(复审稿)》;10月中旬,组织专家对《规划(复审稿)》进行了复核与评估,根据意见对复审稿进行了完善。征求意见稿阶段:11月1日,向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11月4日-12月8日,履行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初审、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建议等系列程序;在此期间,结合《济南市“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进一步优化。送审稿阶段:12月14日,向分管副区长作专题汇报,征求分管区领导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送审稿)》,报区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12月23日,区司法局出具《关于对《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送审稿)》的合法性审查意见》,认为《规划(送审稿)》总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上级政策规定。审议稿阶段:2023年1月9日,书面征求区长、各副区长意见;2月3日书面征求各区委常委意见,2月14日,区政府第19届3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3月6日,一届区委常委会第50次会议审议通过。

六、主要依据

1.《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令第722号)

2.《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3.《济南市济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济阳政发〔2021〕6号)

4.《济南市济阳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济阳办发〔2022〕12号)

5.济南市济阳区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实施方案

6.《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7.《济南市济阳区“十四五”文化事业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七、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启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新征程

主要包括“济阳区营商环境发展迈上新台阶、济阳区营商环境发展面临新形势、打造济阳区营商环境发展新高地”三个方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推进情况及取得成效进行总结,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围绕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区域环境五大环境作出规划,提出63条具体任务措施,其中:市场环境20条、政务环境12条、法治环境11条、人文环境17条、区域环境3条;主要涉及发改、司法、人社、文旅、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大数据等部门。

一是营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聚焦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设,落实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竞争规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如:建立健全反垄断风险预警机制,依托大数据、区块链实现技术赋能,增强对于垄断行为的精准识别能力,及早防范化解垄断风险,维护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二是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以群众和企业舒心满意为目标,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持续营造阳光透明的开放型、回应型政府,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如:依托“济时办·项目管家”团队,做优做实项目审批“前延”服务;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的应用,实现网络通、系统通、业务通、数据通。

三是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坚定“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范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如:完善推广“听证+调解”模式,不断丰富“1233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济阳模式”;推进集约化纠纷解决工作,到2025年实现区、街道(镇)“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覆盖。

四是营造诚信包容的人文环境。着力培育“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重商助商的文化氛围,提高区域治理精细化水平,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兴业发展提供诚信包容的人文环境。如:“十四五”时期,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名(个)左右;重点打造“济阳@黄河”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形象影响力。

五是营造协同联动的区域环境。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济南“北起”战略,加快推进与沿黄区县、省会经济圈各区县、起步区的交流互鉴,全力打造黄河生态赋能示范区、打造省会都市功能拓展区、打造区域协作共同体,共享重大区域战略红利,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第三部分: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健全考评问责、鼓励探索创新、做好宣传推介五个方面。


解读机构:济南市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负责科室:监督考核科

联系电话:0531-84236131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