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济南市济阳区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字号:
大 中 小



专家介绍:周宜,山东佳保安全常务副总经理。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市政建造师,企业安全管理专家,为《卓越班组》、《企业生产安全作业控制与流程管理》等专著主要作者。主要工作经历:自担任佳保安全常务副总经理以来,为近100家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政府、央企等大中型企业与组织提供安全培训与应急管理咨询服务。
近日我们邀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周宜,就《济南市济阳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问:您认为《预案》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周宜:一是进一步细化了部门分工,提高了部门间沟通协作能力,提升了应急救助的效率。《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区减灾委员会作为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统筹组织领导协调全区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并细化了全区各有关部门的分工配合,增强了全区防灾减灾工作的联动性。二是内容更加完善。对应急指挥系统做了一个完整的梳理,成立区减灾委员会和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两个议事协调机构,在救灾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新闻舆情、监测评估、抢险救援、社会治安、综合保障、医疗卫生防疫、救灾捐赠、交通运输、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等工作组,由不同部门承担不同职能任务分工协作,提升灾害救援救助效率。还增加了应急分级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内容,细化了灾后的救助项目,增加了资金、物资、通信和信息、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保障和治安维稳、设备和设施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科技保障、宣传教育等不同层面的保障内容,确保险情发生后迅速反应、快速到位,保障受灾群众吃、穿、住、行、医等基本生活条件。
问:《预案》中强化了应急响应相应章节,请问此举有何深意?
周宜:通过近几年的国家防灾救灾工作,实践表明预警在救灾工作整个环节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及时有效的预警措施可以大幅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2023年湖北省出台了防汛救灾预警响应“十条措施”,且自2009年起,国家减灾委启动的救灾预警的次数不断增多,充分证明了预警响应对于事前预防的重要意义。《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响应分为Ⅰ、Ⅱ、Ⅲ级,事件级别决定了哪个层级需要响应,以Ⅰ级响应启动的人员伤亡标准为例,当因灾死亡7人以上、积极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5000人以上或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00间或700户以上、干旱等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3万人以上、经会商认为需要启动Ⅰ级响应的其他情况,由区减灾委组长决定启动区级Ⅰ级响应,并报告区委主要领导同志和市减灾委,并在时间在位的指导下,区委、区政府统一指导、领导、协调区级层面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因此,应急分级响应能够优化处置资源配置,把有限的处置资源优先用于民众的紧急诉求、重要诉求,确保灾后救灾物资等需求能够得到及时过问、快速解决,确保灾害救助不耽误、相关履职不“迟到”,体现了实时反应和有效处置的思路,对于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问:您对《预案》的管理及实施有何建议?
周宜:修订后的《预案》指挥机构更清晰、应急响应更高效、保障措施更有力,可以说能够有效支撑济阳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但《预案》的生命在于实施,建议一方面加强预案的衔接,指导街道、有关部门完善本单位救助预案或方案;同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加强协同、锤炼队伍。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佳保安全常务
具体联系人:周宜
咨询电话:0531-84228727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